病人聯(lián)名感謝 青島這名95后男護士有顆“天使心”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2日訊 今天是國際護士節(jié)。近日,城運控股交運老年病醫(yī)院患者于志玲的家屬送來了一封病友聯(lián)名表揚信,質(zhì)樸的語言,樸實的字跡,表達出了他們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信中提到的護士叫荊平,是城運控股交運老年病醫(yī)院的一位98年出生的年輕男護士,他從工作以來,刻苦學習醫(yī)護知識,精心護理患者,每天都奔走在病房間。
堅定職業(yè)選擇 自創(chuàng)護理方法
2018年7月,這位“95后”小伙子畢業(yè)后,毅然選擇了護士職業(yè)。他是家中的獨生子,但身上卻看不到一絲嬌生慣養(yǎng)的習氣,是個陽光、善良、堅毅的男孩。
荊平作為醫(yī)院唯一一位男護士,大家都把他當“寶貝”,可初入職的那段日子,他依然擺脫不了病患偏見的目光,也曾一度迷茫。荊平所在的內(nèi)科住院部都是危重患者,冰冷的治療儀器、焦躁不安的患者家屬,還有搶救病人的緊張氛圍……讓他無所適從。
日子一天天過去,荊平一次次親眼目睹了醫(yī)務人員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時,他堅定了自己的職業(yè)選擇。荊平說:“不論護理工作多么辛苦,我都會在護士這個崗位上一直堅持下去,用敬業(yè)和奉獻精神堅守高尚的護士職業(yè),無怨無悔。”
每天清晨,荊平都會先巡視病房,記錄病情,再逐一為患者吸痰、翻身、扣背、配藥、打吊瓶,甚至為患者倒小便,也毫不嫌臟。他還為病人剪指甲、梳頭發(fā),有些病人一天輸液多次,他總是能做到及時更換吊水。針對老年患者的特點,荊平總結出了一套“六看六聽六問”的護理方法,這套方法在應對突發(fā)事件等方面發(fā)揮出了優(yōu)勢,得到了病患及家屬的稱贊。
是“臨時家屬” 也是“武術高手”
于志玲患者剛來醫(yī)院的時候全身癱瘓,行動不能自理。荊平雖然是男護士,卻有顆柔軟的“天使心”。他每天細致地照顧病患,這一堅持就是半年多?!澳凶o士需要對病人付出更多的溫暖和耐心,讓他們接受我們。我希望用我的細心護理,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荊平說。
他還會充當患者的“臨時家屬”,給患者送去溫暖。住在06床的邵惠云奶奶,今年已經(jīng)85歲了,荊平無微不至地照顧邵奶奶,送水、喂藥、按摩、導尿……邵奶奶逢人就夸,說他像自己的親孫子。邵奶奶在表揚信上鄭重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還將自己親手制作的剪紙送給荊平,作為護士節(jié)禮物。
此外,荊平還是一位“武術高手”,已經(jīng)習武近15年,是2015年、2017年全國武術比賽螳螂拳冠軍。他立志將武術精神融入醫(yī)者仁心,以強健的體魄投入工作。(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通訊員 賈夢琪 徐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