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侯保榮研究員正式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此次我國海洋科技界和山東省惟一一位當選的院士。侯保榮因此成為山東新聞媒體的新聞熱點人物。
1月12日,記者見到侯保榮院士,是在省“兩會”的間隙。圍繞他當選院士的話題,記者進行了獨家采訪。
“院士”僅是一個符號,成績和榮譽代表著過去,一切要從現(xiàn)在開始。
“從一個普通的研究人員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只是頭銜的變化,我只不過是代表我的團隊接受這一歸功我們科研團隊的榮譽!弊跐夏辖假e館走廊的休息椅上,侯保榮一臉平靜地對記者說。
“說心里話,這是我和我共事三十多年的同事集體的成績,也包括一批博士和博士后的共同努力!
在事業(yè)的巔峰,侯保榮最先想到的是他的同事。“一個拖拉機有5000到6000多個零件;一架波音飛機有2萬個零件。在一個團隊中,每人好比是一個小小的螺絲釘,一個人再努力,也不可能擔負所有的職責,我這個院士,僅僅是我們這個團隊成功的符號。”
“成績和榮譽代表著過去,一切要從現(xiàn)在開始,海洋防腐,我們的工作僅僅才開了個頭。當選院士僅是對過去的一種認可,不代表現(xiàn)在,更不代表將來。我把這看作是一種鼓勵和鞭策”
“當一個人在從事一項事業(yè)的時候,當你回頭看的時候,最可怕的是,他的身后空無一人!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我和我的同事的周圍,凝聚了一批有才干的年輕人,在從事著我們多年執(zhí)著如一的事業(yè)。這是我最高興的事情!
“青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搖籃,青島培養(yǎng)將才,褒獎團隊,這是青島科技成果層出不盡的原因。青島市將從今年的科技三項經(jīng)費中專門撥出100萬元,作為科研經(jīng)費資助和支持我的科研團隊繼續(xù)開展科學研究。青島市‘科技將才’戰(zhàn)略工程的正式啟動也將對科研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海洋腐蝕每年造成的危害是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總和的6倍!
侯保榮院士告訴記者,他從事的課題是腐蝕與保護,研究材料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變化。主攻的科研方向是材料在海洋的狀況下的防護。他舉例說,材料有特殊和普通之分,例如,不銹鋼和鐵在大氣、真空和海洋中的變化各有不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尤其是日常的生產(chǎn)和生活中,不可能大量使用特殊材料,更多的是像鐵這樣普通的材料的使用。
“一塊鐵,分五段,一段暴露在大氣中,一段受海浪拍打,一段隨潮汐漲落時隱時沒,一段浸在海水里,一段埋在泥沙里,哪一段受腐蝕的程度最大?實驗表明,受海浪拍打的一段腐蝕最大!
談及他工作的意義,侯保榮院士告訴記者,海洋腐蝕與防護本身專業(yè)性很強,普通人平時很少關注,因此,海洋腐蝕成了一個極易被忽視的問題。侯保榮1968年從復旦大學畢業(yè)后,就到了青島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學室工作。海洋腐蝕與防護雖然是一個“冷門”學科,他對此卻情有獨鐘,而且一干就是36年。
研究海洋腐蝕的意義何在呢?
侯保榮給記者算了幾筆賬:海洋腐蝕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兩大類,它造成的損失是地震、火災、水災、臺風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總和的6倍還要多。美國每年因腐蝕帶來的損失占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3·1%。以此推算,2002年我國腐蝕損失約為4000億元;青島市去年GDP達到1775億元,按3%估算,由于腐蝕就會造成至少50多億元的損失。全國的損失等于一年銹掉一個上海寶鋼生產(chǎn)的鋼鐵!而有效的防腐則可以避免30%的損失。
這巨大的損失之所以不被人們注目,是因為這一切是在靜無聲息地進行。我們的責任就是讓這靜靜的損失化解在我們靜靜的工作中。
侯保榮院士說:“研究腐蝕,是為了有效地防止腐蝕,如果防護措施做好了,至少可以避免損失的25%—30%,也就是說,青島一年就可以節(jié)省10多億元,10個多億能干多少事情!早在20多年前,侯保榮院士就開始了模擬海洋腐蝕實驗方法的研究。
“從腐蝕角度講,一般把海洋環(huán)境劃分為大氣區(qū)、飛濺區(qū)、潮差區(qū)、海水區(qū)和海泥區(qū)這五大部分。”侯保榮院士邊說邊在紙上畫了起來。
由于環(huán)境不同,相同鋼柱的腐蝕規(guī)律也不同?疾爝@種腐蝕狀態(tài)的最好方法自然是外海的長尺實驗法,但這種方法工作量大、誤差大、條件苛刻、樣品容易丟失,他就考慮找一種簡單的方法來代替它。侯保榮在查閱大量資料和在上海預備實驗的基礎上,在青島海洋所建立了一套實驗裝置,它可以同時再現(xiàn)外海的飛濺區(qū)和潮差區(qū)等腐蝕環(huán)境。
通過實驗,他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與我國外海長尺掛片法結(jié)果一致,與國外的實驗結(jié)果也很吻合,它完全可以同時再現(xiàn)外海不同的腐蝕環(huán)境,同時,不同鋼柱耐腐蝕的排列順序也是一致的。他們的室內(nèi)實驗方法建立起來以后,在實驗室中發(fā)現(xiàn),如果仍然使用已有的長鋼帶進行長尺實驗,還有許多缺點,于是,他就采用了電連接方法。通過大量的實驗證明,這種方法完全可以代替長鋼帶的實驗方法。
據(jù)侯保榮院士介紹,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許多鋼鐵研究單位都在進行海洋用鋼性能的研究,當時這種方法一發(fā)表,鞍鋼、包鋼、武鋼等國內(nèi)鋼鐵研究單位、大學等都前來做實驗,取得了滿意的結(jié)果。他利用這種方法的實驗結(jié)果在國外發(fā)表了近10篇SCI文章,申請了發(fā)明專利,同時還做成了小型實驗機,目前仍在應用。并產(chǎn)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在此基礎上,他總結(jié)了他及其課題組多年的科研成果,提出了“鋼鐵設施在海洋環(huán)境中的腐蝕及其防腐蝕技術”,并榮獲200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三十六年癡心不改,在于我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作為人大代表,我連續(xù)六年積極參政議政,對省里的科技、教育和海洋研究等方面提出了10件意見和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作為一個學科帶頭人,我的同事和團隊以及我的單位領導都對我的工作給予大力的支持和不懈的幫助。
——作為一個家長,在家庭中,我的兩個孩子很爭氣:一個取得了美國耶魯大學的博士學位,并在美國的一家科研單位工作;一個取得澳洲悉尼大學的碩士學位,目前在上海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
——作為一名丈夫,我的妻子一直在我的身后默默支持我,不讓我分一點心思。
對于自己的科研環(huán)境,侯保榮頗為自豪。
有一個好的工作環(huán)境,就會有一個愉快的心態(tài)。在與同事們的合作中,將以最有效的合作取得最佳成績。一句話,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科研環(huán)境是取得最佳業(yè)績的根本條件。
侯院士曾因廢寢忘食搞科研而“一年消滅百桶(方便)面”,記者提起此事,侯院士一擺手,笑道:“哪個科研人員不吃面?”
關于今后的打算,侯保榮院士告訴記者,這幾年,山東處在一個最好的發(fā)展時期,他在今后的人生歲月里,將竭盡全力推進研究,為我省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侯保榮簡介
侯保榮,男,1942年1月出生,著名海洋化學家,1968年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畢業(yè),1993年獲日本東京工業(yè)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青島市海洋環(huán)境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主任,還擔任山東省暨青島市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長、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常務理事,他是山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常委會委員。36年來,侯保榮院士主要從事海洋腐蝕與防護研究工作,在海洋腐蝕環(huán)境研究上做出了突出的成就,促進了海洋腐蝕環(huán)境學學科的形成和發(fā)展,為我國海洋腐蝕環(huán)境研究與保護的工程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由他主持承擔的《鋼鐵設施在海洋環(huán)境中的腐蝕及其防腐蝕技術》項目課題于2002年初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年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97年榮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被評為“青島市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獲“青島市優(yōu)秀留學回國人員”榮譽稱號;分別榮獲“青島市勞動模范”和“山東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編輯:楊姝(來源:大眾網(wǎng)-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