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翼云
提起島城名票鄭倩文先生,想必許多戲迷朋友不會陌生。他所扮演的“俏紅娘”在一個時代里曾紅極一時。
我的父親鄭倩文生于1920年,并非梨園世家出身,也未進過科班學校,僅憑對京劇事業(yè)的滿腔熱愛,執(zhí)著鉆研,最終苦學成材。1942年荀慧生率團來青島演出,看了我父親的表演,很是驚訝,后經(jīng)荀先生的弟子何佩華等人的推薦,當即接納父親為其弟子,毫無保留地傳授了許多荀派的技藝。得到大師的真?zhèn),父親的演技有了長足的進步,他表演的“紅娘”一招一式、一顰一笑,傾倒了無數(shù)戲迷,“活紅娘”就是當時觀眾送給父親的雅號。
父親在鐵路小學上學時就常登臺演出歌劇和舞蹈,進入鐵中后,學校排演話劇,父親時常擔綱女主角。中學畢業(yè)后,父親進入青島郵電局工作,這時的他迷上了京劇,白天工作,晚上便去戲院聽戲,學唱腔和做派。1937年青島成立“歡聲劇團研究社”,加入劇團的父親實現(xiàn)了從藝的夙愿。從此,他便專心致志地研究京劇藝術,在梨園老藝人和票界老前輩的教誨下,登臺演出的第一出梅派戲《玉堂春》一炮走紅。舞臺上的父親扮相俊美、身段靈活、唱腔委婉、念白清晰,票界老前輩建議父親改學荀派,1938年春節(jié)荀慧生的弟子何佩華來青演出,父親求師拜見,如饑似渴地學習荀派的代表作《紅娘》,當時的父親白天上班,只有到了深夜,待戲散人走后,才能聆聽何先生說戲。期間,為了獲得藝術的真諦,父親一連數(shù)日不回家,棲身于旅館,和衣而臥。此事可見他的執(zhí)著。
青島解放后,父親奉調(diào)濟南山東省郵電管理局工作。1952年為抗美援朝捐獻飛機,省郵電工會邀請我父親參加義演,父親拖著病身子,連續(xù)演出了三天荀派戲《紅娘》、《紅樓二尤》和《紅鬃烈馬》,慕名而來德觀眾把演出禮堂擠得水泄不通,父親樂此不疲。1953年父親因患眼疾回青治療,邊養(yǎng)病,邊傳授京劇知識,為弘揚國粹藝術盡其所能。從1957年開始,父親義務做了一些單位藝術指導,先后為鐵路局、糧食局、水產(chǎn)局等單位排練了《桃花村》、《柜中緣》、《拾玉鐲》等劇目,父親不僅要指導演員的唱、念、做、打,還要指導琴師、司鼓,在忙碌中他感到了極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