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在雅典、巴黎奧運會上,都有過出色的表演。巴黎奧運會后的會址,國際奧委會當然優(yōu)先考慮在美國的某個城市。這也符合顧拜旦等使奧林匹克運動國際化的的理想。首先提出申請的,是美國北部工業(yè)重鎮(zhèn)芝加哥,但是時隔不久,又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竟爭者--美國的另一個城市圣路易。兩市為取得第三屆奧運會
的主辦權,展開了激烈的竟爭。在相持不下的情況下,最后只好求助于美國總統(tǒng)、美國奧委會名譽主席西奧多.羅斯福裁決。羅斯福在了解情況、征詢有關人士意見后,傾向于由圣路易承辦。此前,國際奧委會主席顧拜旦訪美時拜會過羅斯福,對這位總統(tǒng)非常崇敬。因此,當1902年國際奧委會討論這一議題時,顧拜旦力主尊重羅斯福的意見。就這樣,圣路易成了第三屆奧林匹克城。
圣路易是美國第八大城市,位于密西西比河右岸,交通方便,工業(yè)發(fā)達。十八世紀時,該市尚屬法國管轄,曾是皮毛交易市場。1803年歸還美國。它在人口、經濟實力上都遠遜于芝哥。它之所以能從芝加哥手中奪取勝利,主要是原定于1903年舉辦的慶祝該市開市一百周年紀念的世界博覽會改在1904年。主辦想使博覽會、運動會同時舉行,互增光彩。
運動會于1904年7月1日至11月23日舉行,延續(xù)了5個多月,是奧運會史上又一次曠日持久的運動會。參賽國家僅12個,是迄今奧運會參賽單位最少的一次。
東道主曾提出派船接送歐洲選手,但最后只是空頭支票。由于遠隔重洋,旅費昂貴,加之憂心遠東日俄海戰(zhàn)事態(tài)發(fā)展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均未出席,僅有英國1人,德國17人、希臘14人、挪威2人奧地利2人、匈牙利4人、瑞士1人7個國家,派出了總共只有41人的歐洲隊伍參加,而有其中有些國家的選手還是客居美國的僑民或留學生。除歐洲外,另5個隊是東道主、古巴、加拿大、澳大利亞和首次參加的南非。參賽運動員共625人,其中女子8人,全由美國派出,美國占了533人。位居第二的加拿大隊,僅41人。由于外國對選手總共還不到100人,以致些項目的比賽,如拳擊、自由式摔跤、射箭、網球、水球等,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美國人,無怪乎人們把這屆奧運會稱之為美國運動會。
本屆比賽項目略有變化。上屆舉行了的馬術、帆船、自行車、射擊等比賽。這次未列入,但新增加了拳擊,第曲棍球、克球,恢復了第一屆列入了的摔跤、舉重項目。女子僅有一項射箭,首次舉行了籃球表演賽。
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雖然贊同運動會在圣路易舉行,但未出席開幕式;國際奧委會主席顧拜旦也因故未來美國。按慣例,一國首腦和國際奧行會主席都應參加運動會的開、閉幕式,二者同時缺席是極為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