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北京,卻能用各民族的語言唱歌;他歌唱,卻又有書畫的專長,精神風骨在丹青里回蕩……今晚《藝術(shù)人生》邀請這位“音樂旅行家”做客,聊半生歷程,談一路風景。
民族大聯(lián)歡
這是一次別樣的聚會,因為胡松華的到來,現(xiàn)場匯聚了各民族的朋友。云南麗江、河北壩上草原、新疆、湘西、香格里拉等,他們來自這樣一些美麗的地方,帶給我們平日難得吸嗅的馨香。他們身著民族盛裝,色彩斑斕,把演播室裝扮得分外漂亮。聚會以別開生面的對歌拉開了序幕,一邊在臺上,一邊在觀眾席。這些歌中既有我們熟悉的悠揚曠達的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又有朝鮮族活潑輕快的《阿里郎》,還有我們不曾熟悉的納西族的民歌。最后演唱的是京劇中的經(jīng)典段落《今日痛飲慶功酒》,字正腔圓,聲音渾厚,讓我們見識了老人無所不能的唱功和底蘊深厚的唱腔。
“書畫家”胡松華
精彩的對歌之前,朱軍為我們展示了兩幅書畫,以此作為迎接遠方賓客的禮物。一幅為字跡帥氣的書法,一幅是形象逼真的駿馬圖。朱軍以此書畫介紹本期的嘉賓人物———“書畫家”胡松華。
“歌唱家”胡松華
大多數(shù)人對于胡松華的記憶便是歌舞史詩《東方紅》中膾炙人口的名曲《贊歌》了。這首擁有濃郁蒙古長調(diào)風格的歌曲,在整部影片中顯得清麗獨特,廣為傳唱了40年之久,早已成為我們耳熟能詳?shù)母枨。殊不知那僅僅是胡松華老師一個晚上趕出來的緊急任務(wù),不經(jīng)意中卻成了經(jīng)典作品。
除了《贊歌》,在胡松華老師五十多年的演唱生涯里還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記憶猶新的歌曲。比如《森吉德瑪》、《高唱酒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還有最讓我們難忘的《阿詩瑪》。胡松華在那部經(jīng)典電影中用音樂演繹了重要的角色———阿黑哥。其實,這個角色是四個人共同的創(chuàng)造,有表演有演唱有作曲等,每個人都投入了大量的情感,感動自己也感動觀眾。
“旅行家”的地圖故事
和一般的歌唱家不同,胡松華為了歌唱而到處旅行。旅行不是為了觀光,而是采擷民族歌曲中的精華予以發(fā)揚傳承……
C CTV -3今晚21:16播出《藝術(sh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