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青島人在京劇的“京派”與“海派”中,對“京派”情有獨鐘。1952年來青島華樂戲院演出的李如春,乃是名副其實的“海派”(也叫“南派”),可他卻受到青島
戲迷的熱烈歡迎。    李如春生于1911年,其父李長勝是清末民初的京劇銅錘花臉。李如春長期生活在“海派”發(fā)源地上海,7歲從父親學戲,工花臉和老生。12歲就以藝名“筱李長勝”正式登臺。1935年,拜周信芳(麒麟童)為師專攻麒派老生。他的包公戲基本上是循“海派”名宿李桂春(李少春之父)的路數(shù)。當“三十而立”的他,來青在“華樂戲院”演出的打炮戲,就是《打鑾駕》。這立即引起了青島戲迷們的極大興趣。因為當時都是聽“十全大凈”金少山,還有剛崛起的裘盛戎等人的《打鑾駕》,一個唱麒派老生的竟然也要打出此戲?一種好奇心促使戲迷們趨之若鶩。結果一看,李如春這個“包公”不僅臉譜(細小月牙兩腮淡紅)、髯口(老生的黑三綹)與眾不同,而且唱腔還是麒派味。人們發(fā)現(xiàn)李如春非常善于“抓戲、抓人”,在表演時完全是把自己融入了角色,把個鐵面無私的包公演得栩栩如生。島城的戲迷們都認可了這個“江南活包公”!
   接著,李如春又貼出三本《貍貓換太子》。他先是演太監(jiān)陳琳,后演包公。緊接著就是大型連臺本戲《太平天國》,一天一本。他既演洪秀全,又演馮云山,還在“戲中戲”里演《瘋僧掃秦》中的瘋僧等等。他在臺上除唱做外,還兼有跌、撲、滾、翻、摔,功夫相當扎實,青島戲迷們稱他是“狠派老生”。
   李如春在青島唱紅了,回到上海就在最大的天蟾大舞臺還是演出以上劇目,而且是連演連滿,一直演到1954年。不久,他就調到江西省廬山京劇團任團長,后又在當?shù)貞蛐=虘颉M诵莺笏ň由虾,還在麒派藝術
   進修班教授麒派戲。晚年就曾經(jīng)對采訪他的人說,他非常懷念當年唱紅青島港的經(jīng)歷。他贊揚青島人懂戲,因為沒來時確實是怕青島不認“海派”。李如春1998年在上海病逝,享年87歲。
   下圖:李如春在《宏碧緣》中的演出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