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策已不適應人口政策的變化!闭f起高考移民現(xiàn)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所所長勞凱聲教授說。
勞凱聲教授認為,長期以來,高等學校的招生考試都是按計劃進行的。當?shù)馗鶕约旱那闆r預測需要多少人,并下達招生指標。過去這樣做沒有問題,因為人口基本是不流動的。可是社會在變遷,人
口的流動越來越多、規(guī)模越來越大、范圍越來越廣。就國家戶籍政策而言,對人口遷徙的限制也越來越小。
“這就給異地報考打開了方便之門。但是,高考政策并沒有適應人口政策的這一變化!眲诮淌谡f。
這種帶有計劃經濟烙印的高考招生政策造成了一系列不公平和不穩(wěn)定的因素。前幾年就有青島考生曾經狀告教育部,質疑為什么一樣的分數(shù)卻進不一樣的學校。
治標的辦法是限制。
勞教授認為,在高考移民的流入地,識別本地考生與外地考生并不困難!暗牵y度就在如果卡住這部分學生,也就卡住了現(xiàn)代化進程中人口的流動,包括卡住了一批投資者!彼治觯ǔ,高考移民流入地的政府對此無可奈何,應該與此有關。
如果要治本,勞凱聲教授認為,首先應該改變過去以地區(qū)封閉為出發(fā)點來制定的高考政策。他建議,教育部適當拉平各地區(qū)高考招生錄取分數(shù)線差異,更多的是憑考生的分數(shù)錄取,而不是強化地區(qū)差別。
二是改革辦學體制。以北京為例,北京教育資源充足,錄取分數(shù)線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種不平衡,是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帶來的。高考的最終導向,應該是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高考政策是長期形成的,因此適應社會變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勞凱聲教授說。(本報記者
原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