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廣東“導游小費制”風暴的波及,國內一些城市的部分旅行社表示愿意嘗試一下明收小費的做法,那么濟南的旅游行業(yè)中,有沒有明著收取游客小費的旅行社?
近日,記者對山東省中國青年旅行社、良友富臨旅行社等旅行社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被調查的所有旅行社都沒有向游客
收取小費的規(guī)定。在對待小費問題上,這些旅行社的觀點幾乎都是:不提倡也不反對。
據(jù)一家旅行社的有關負責人說,國家旅游局的確有規(guī)定,禁止導游向游客收取小費。但目前的狀況是,只要游客自愿給小費,旅行社是允許導游收取的。省城絕大多數(shù)旅行社都是這種做法,這已成為業(yè)內一條不成文的行規(guī)。
這位負責人認為,目前國內導游相當一部分的收入來源于旅游購物的所謂“人頭費”和購物“回扣”。旅行社公開向游客收取小費的話,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導游私拿回扣的作用,只是目前行業(yè)之間競爭激烈,如若少數(shù)幾家旅行社出臺“導游小費制”的話,必會激起游客不滿,導致失去客源,所以對于杭州這家國內“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小費旅行團”,絕大多數(shù)同行的做法只是持觀望態(tài)度。
部分服務行業(yè)收取隱性小費
小費除了在旅游業(yè)中開始顯山露水外,那么省城其他服務行業(yè)有沒有向客人收取小費的做法呢?
記者調查時發(fā)現(xiàn)省城一些KTV、西餐廳在柜臺前都設有一只“小費箱”。一家KTV的前廳接待員告訴記者,這是用來盛客人給的小費的。一般說來,客人若對服務員的服務表示滿意,就會給服務員小費,這類客人主要是一些外賓和來自大城市的客人。但一些服務員不好意思明著拿小費,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才設立“小費箱”?腿俗吆,服務員會當眾將所收的小費投進去,而知道這一規(guī)定的客人也會直接將小費投入“小費箱”里。最終這部分資金老板會單獨拿出來作為員工的福利發(fā)放,或是作為員工的活動基金使用。
另外,省城一些高檔酒店、賓館的菜單、酒水單上,除餐品飲料外,還會有一項“服務費”。在濟南索菲特銀座大酒店、貴和皇冠假日酒店等星級酒店,“服務費”一般是顧客消費金額的15%。業(yè)內人士指出,這15%的“服務費”其實就是公開收取的小費。當然,這部分“小費”并不會直接發(fā)到服務生手中,酒店經(jīng)常會組織員工進行一系列免費培訓,提高其素質,員工個人因此受益。
小費是筆不小收入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雖然旅游業(yè)中導游暗中收取小費的數(shù)目不好估算,但在其他一些服務性行業(yè),小費的收取已經(jīng)比較透明化了。
“星級涉外酒店的門童(行李員),一個月至少能拿3000元小費。”省城一名五星級酒店餐飲部的服務員告訴記者,他供職的這家酒店入住的外賓比較多,一般來說,幾乎每位外賓都會付給門童、客房服務員小費。拿收取小費幾率最高的門童來說,一天按最少接待兩位外賓算,外賓給的小費一般是5美元—10美元,這樣下來一個月得到的小費至少合人民幣3000元,而他們個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600元—900元左右。其他崗位收取的小費相對來說少一些,餐廳服務員也就是在替客人埋單后,客人會將零頭作為小費留給服務員。相對于服務人員每個月幾百元的工資來說,這部分小費已經(jīng)不少了,足以貼補他們的生活。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國外,一些旅行社、餐廳甚至不會為前來打工者提供底薪,打工者的日常收入全憑小費。在國外餐廳吃飯后,一般客人支付給服務員的小費是餐費的15%—20%,所以,服務員都會十分賣力地招呼客人。
個案點擊從一臉尷尬到一聲“謝謝”
程先生(36歲,美籍華人,現(xiàn)為北京某律師事務所總經(jīng)理)我到美國十幾年了,已經(jīng)習慣了美國人在酒店吃飯、旅行中付小費的習慣。在外國人眼中,不付小費是種很不禮貌的表現(xiàn)。最初到美國是1989年,那時候國內還不講究這些,我經(jīng)常在餐后忘記付小費就走了,于是遭遇了不少白眼。但是入鄉(xiāng)隨俗嘛,時間長了也就慢慢認可和習慣付小費了,人家為你付出勞動,憑什么不能得到回報?后來我的錢包內經(jīng)常備有零錢,隨時充當小費遞上。
記得1994年第一次回國,參加了國內一個旅游團。旅途中,導游小姐對大家盡心盡力的關懷和無微不至的幫助讓我很感動,一次買完東西后,隨手給了導游小姐10元錢小費,不料她的臉立刻漲得通紅,連聲說“不”。我對她講:“我是打心底里表示對你的感激,并沒有別的意思,你要是不收下我心里反而覺得欠你什么!弊詈笏是沒敢接受,弄得我很尷尬。
近幾年再回國,在北京、上海、濟南一些城市的大酒店入住時,我仍然會給門童、服務員等小費,他們會很禮貌很自然地道聲“謝謝”,然后收下,這讓我感慨國內服務行業(yè)已經(jīng)逐漸放開了。
觀點實錄“小費制”不合國情
王峰(男,31歲,西餐廳經(jīng)理):付小費是一種國際慣例,很多國家都有這個習俗。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多的行業(yè)向“服務”的職能轉變,小費其實也是對服務品質的一種變相評估。在中國的旅游業(yè)運作模式日益與國際接軌時,導游分配方式也應該逐漸接軌,引入小費這樣一種激勵機制是件好事。
徐先生(24歲,導游):有些導游沒有固定工資,收入取決于帶團的數(shù)量,為了增加收入只能私自與購物點合作,以帶游客購物賺取回扣,這不但會引起游客的不滿,也有悖于誠信。比起購物回扣來說,小費制更簡單易行一些,也容易為游客接受,且通過優(yōu)質服務即可獲得收入也會刺激導游為游客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
佟小姐(27歲,教師):我認為小費制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導游和商家的“合作關系”,這種行內的游戲規(guī)則已經(jīng)形成這么多年了,會讓“小費制”杜絕嗎?并且,游客參加旅行團時已經(jīng)交了團費,為何還要付小費?
劉女士(35歲,市民):導游的職責就是給游客提供優(yōu)質服務,就算沒有小費導游也應該很好地服務。至于導游收入少,則是旅行社的事情,不能把這部分費用轉嫁到游客頭上去;況且,出境游游客給導游小費主要是考慮尊重國外習俗,但國內卻沒必要照搬,“小費制”不符合中國國情。
李先生(公務員):我認為付小費只是一個消費習慣,客人自愿給,這是對導游服務的一種肯定。對于導游暗中拿回扣等問題應當通過有關規(guī)定來制止,想要通過支付小費來防止導游和商家之間訂立的某種協(xié)議是不現(xiàn)實的,這也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