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訊
期中考試剛剛結束,“兩極分化”成為不少小學老師談論的熱點,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老師們的擔心不是來自成績差的學生,而是對于那些考試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因為在那些成績好的孩子背后,折射出目前學前教育的異化。許多孩子學科知識“豐富”,并非天生早慧,而是在幼兒園接受了機械記
憶訓練的結果,
這種訓練往往會損害幼兒教育的科學性。銜接教育的重要性再度顯現(xiàn)。
不該出現(xiàn)的“溝壑”
一年級學生水平的差距主要源自入學之初的差距。如今一年級新生中,有的能認讀所有拼音字母,認識數(shù)百漢字,流暢朗讀課文;有的已學會了100以內加減法,能背出乘法口訣;還有的認識許多英語單詞,能用外語簡單交流。這些學生幼兒園時已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學完。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沒有這些知識積累,需要老師從頭教起。
那么,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時,腦瓜里裝了許多學科知識,究竟是喜是憂?
有專家認為,從幼小銜接的角度考慮,學得早不一定就是好。實踐證明,幼兒園學得多的孩子比那些沒學過多少的孩子不見得有多少優(yōu)勢。尤其是孩子在幼兒園學習學科知識時,發(fā)音、寫字姿勢等基本功很容易出現(xiàn)紕漏,再由小學老師糾正要花費更多的時力。加之課程改革后,有許多新的理念、內容變化,幼兒園的教育又常常滯后。例如課改后的小學語文是先學1個月左右的漢字,再開始邊學拼音邊認漢字,而以往都是先學拼音,如果幼兒園仍然固守先學拼音,兩種思維體系間是不容易融合的。
面對幼小銜接的不暢,不少小學老師教學時不得不一分為二:對程度好的學生,給他們一些課外教學材料,讓他們“吃飽”;對“白紙”類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義務補課,或要求家長參與輔導,使他們盡快能達到班級平均水平。
不容忽視的“學科化”
教育部制訂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規(guī)定,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其中科學學習的目標是理解生活中的簡單數(shù)學關系,能用簡單的分類、比較、推理等探索事物。綱要強調在教育過程中應依據(jù)幼兒已有經驗和學習的興趣與特點,靈活、綜合地組織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內容。由于綱要只是一個框架,每個幼兒園在教材選擇和課程設置上有較大的自由度,因此目前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從某種角度來看,幼兒園加大學科知識的開發(fā)更多時候也是無奈之舉,F(xiàn)在許多家長在孩子幼小銜接上容易走入誤區(qū),評價孩子,更看重的是能數(shù)多少數(shù)、能背多少英文單詞這些表面的量化標準。其實,把幼兒過早放在一起學習,無意之間會形成一種攀比心理。孩子的發(fā)育情況各不一樣,因此同一樣東西孩子們掌握的快慢程度不同,那些學得慢的小孩覺得比不上別人,自信心必然會過早地受到傷害。
此外,有些小學入學測試難度攀高也成為學前教育“學科化”、“小學化”的源頭。一位幼兒園園長反映,孩子升入大班后,就有許多家長打電話來,要求幼兒園教孩子算術和英語,F(xiàn)在不少小學有入學測試,主要標準就看掌握了多少學科知識。由此可見,小學入學就該為學前教育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
不會改變的教育規(guī)律
究竟怎樣才能讓孩子在入學后得心應手呢?
遵循教育規(guī)律是教學的不變準則。教學應該是循序漸進的,過早讓孩子學小學的課程內容,不僅是教育資源的浪費,而且可能打擊孩子日后的學習熱情。神童畢竟是極少數(shù),大多數(shù)孩子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他們只能接受本年齡階段才能接受的知識。
進入小學前的準備,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較強的行為能力的培養(yǎng)比知識掌握來得重要。理想的學前教育應該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知識遷移能力。幼兒教育還要注重“情商”培養(yǎng),如幫助孩子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學會探索,學會合作等。日光幼兒園的許多家長對幼兒園活動與小學課堂的互動開放表示贊賞,他們希望學校能多提供類似的討論、參觀的機會,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更好地配合。
此外,上小學對孩子的生物鐘、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都是個挑戰(zhàn),家長還應幫助孩子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準備。一是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作息規(guī)律,特別是在入學前幾個月,可以按照小學的時間表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計劃。可逐漸安排孩子進行午間活動,讓他們習慣不午睡,更適應小學生活。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發(fā)育在7歲時已完成了50%,幼兒期是智力發(fā)展的最佳期,早期開發(fā)學前兒童數(shù)學心智很重要,關鍵在于開發(fā)的角度和深度。(本報記者劉淼)
特約編輯:yx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