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些年來教育為民族造就人才、為中國開拓未來作出了很大貢獻,但也不能不看到這十幾年來,教育在某些方面走向了它功能的反面,如越來越高的學費把不少孩子隔在學校大門之外;沉重的學習負擔,無休止的做題、測試、考試、課外補習,又偏離德
、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要求;“一考定終身”,極端的例子,有的孩子因為通不過中考、高考的閘門,被逼走上自殺的絕路。
這些現象迫使我們思考當代教育的一些問題,而不回避問題與思考又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這里談談三個問題,是我的一些觀察。
一、教育投入不足
這首先是由于教育經費長期嚴重不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發(fā)展中國家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平均是4%,當時我國的教育經費低于發(fā)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要發(fā)展教育首先得趕上發(fā)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二十年過去了,我國教育教育經費的實際情況如何呢?我看到了一條難以置信的消息:2003年9月9日至21日,聯合國專員托馬舍夫斯基考察了中國的教育狀況。結果發(fā)現,中國的教育經費只占全國生產總值的2%。而政府預算只占教育總經費的53%,剩下的47%則要求家長或其它來源填補。
我國的財經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長期低于發(fā)展中國家的平均數4%,而實際經費又低于計劃的目標值。據統(tǒng)計,在1993年以來的10年間各級政府實際少支付的教育經費超過6000億元。農村的教育經費長期由鄉(xiāng)鎮(zhèn)政府承擔(也就是要農民自己負擔),而鄉(xiāng)鎮(zhèn)財政又無力承擔。
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教育資源的匱乏就必然造成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大批孩子被擠落淘汰的慘狀。中考關,就有40%—50%的升不了高中被淘汰。而在過關被淘汰前,已有許多孩子因厭學、逃學早離開了學校。
有人辯解說,這是因為我們中國人多、國家窮,要先發(fā)展經濟,才能發(fā)展教育。這真是缺乏遠見的謬論。日本是亞洲國家中率先實現現代化的。他們走的恰恰是教育優(yōu)先的道路。這是從150多年前明治維新開始的。明治政府剛成立,就派出由政府所有主要成員參加的考察團,到歐美考察,歷時一年零九個月,“求知識于世界”。回國后,全國上下形成了發(fā)展教育最優(yōu)先的共識,教育經費在各項國家預算支出中最多。經過短短十年時間,日本國民識字率就猛升到90%多。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日本戰(zhàn)敗后,國民經濟已處于衰敗的境況,甚至不敵當時的中國。日本卻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方針。這對日本經濟飛躍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反思的是: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正連年快速發(fā)展。我們能興建耗資巨大的世界超大型的三峽工程,在全國修建高速公路,甚至還要修建高速鐵路。為什么我們的教育經費增長速度如此緩慢呢?據教育部政策發(fā)展研究中心測算,中國每年只要多投入500億元到600億元就可免掉義務教育階段所有的收費。我們真的就找不到關系到我們民族發(fā)展命根的這筆費用嗎?
二、民辦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客觀而言,要政府把所有的教育都包下來,也是政府很難承受的。古今中外的歷史告訴我們,從2500年前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招收三千弟子開始,民辦教育從來是興旺的教育事業(yè)的組成部分。
像美國這樣經濟發(fā)達的國家,民辦學校還占58%,很多世界一流大學是私立學校。日本的民辦教育學校是71%,印度是59%,香港地區(qū)是55%,臺灣地區(qū)是59%,韓國是80.5%。再看芬蘭,已連續(xù)三年被評為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經濟體。芬蘭的名言就是:“教育是芬蘭的國際競爭力”。芬蘭從九年制義務教育,到高中和大學,都是免費的。教育經費占GDP的18%,遠高于美國和日本。美國著名經濟學杰弗里·薩克斯羨慕地稱:北歐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
為什么不大力鼓勵民辦教育來擴充我國的教育資源呢?
在改革開放初期,在政府的鼓勵下,我國的民辦教育一度有過很快的發(fā)展。但是這些年來,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種種規(guī)定下,我國現有的民辦教育,有的已經難以為繼。先是在《社會力量辦學條例》明確規(guī)定:“國家嚴格控制社會力量舉辦高等教育機構!逼浯,民辦教育既然是不靠國家經費而民辦,就得按市場的規(guī)律來運行。但是教育部門說,教育是公益事業(yè),不是產業(yè)。這樣銀行就不給貸款。其三,民辦學校,在國內很難融資,國外資金也無法引進。事實是,在堵塞民辦教育在國內發(fā)展的同時,也堵塞了國外的資力和智力在中國興辦教育的可能性。今天國外仍有雄厚資力和智力可以為我國發(fā)展教育所用。例如世界銀行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在發(fā)展中國家已向11個民辦教育機構提供4400萬美元的貸款,但是在中國卻因為限制太多,無法辦理。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已引進了這么多外資來興經濟,為什么不能積極引進外資來興教育呢?我們既然能送這么多的學生到外國去接受外國人的教育,為什么不能引進優(yōu)秀的外國教育家來中國辦教育呢?
三、教育行政管理之弊
從校長的任命,從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教材、出什么試題到用什么試卷,以至學校的財務,都由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規(guī)定和控制。中央教育部門有統(tǒng)一的高考,省教育部門有會考,市級教育部門有中考,縣級教育部門則指定教輔以及不定期的各式檢查和年終測試。一切圍著應試教育的指揮棒轉。
明知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制度,存在種種弊端,我國一些著名大學的校長只是無奈地說:“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一方面是教育資源短缺,另一方面教育亂收費泛濫。過去農村小學的學雜費不超過十元,現在已達100多元。城市里一些熱門中小學的擇校費或贊助費高達數萬元。學校還收取名目繁多的各種費用,如強化班費、補課費、輔導材料費等等。一些學生千辛萬苦闖過了獨木橋,考上了大學,橋那頭卻伸著一只要錢的巨手,要想領得入學通知書,先要交幾萬元錢買路費。而每年的學費還高達上萬。農村孩子的家長交不上這樣的巨款,被逼向學校下跪者有之,被逼自殺者有之。即使對于城市的家長,高額學費,也同樣是不勝負擔的。
12月3日《人民日報》刊登的一篇文章說:大學學費比1989年增加了25—50倍,而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只增長2.3倍。一位福州的家長說,她女兒大學四年,花掉了10萬元。教育部門雖然多次明令禁止高收費、亂收費,但是屢禁不止。為什么呢?因為發(fā)財的好處,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就得了重頭。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披露,廣東化州教育局用學校收費的584萬元錢蓋了自己的樓,以626萬元錢用于餐費等用途。廣東吳川是個窮縣,該縣的教育局竟有17個辦公室,這些辦公室都張開大口吃喝,餐費高達611萬!這當然受到了黨紀國法的懲處。
據教育專家保守估算,10年來教育亂收費超過2000億人民幣,如加上教材和教輔的回扣,這數字還要翻一番以上。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價格舉報的六大熱點,教育亂收費竟高居首位,教育還成為中國十大暴利行業(yè)的第二名。教育歷來被視為最高尚、神圣的事業(yè),出現如此嚴重問題,亟待治理。
教育的權利是基本人權,F代社會的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系統(tǒng)來調節(jié),中下階層子女一般是通過接受更多教育的渠道來提升社會地位,這使社會形成整體穩(wěn)定。而現在我國教育的政策,創(chuàng)一流大學和重點中學的種種做法,把有限的教育資源作不公平的分配,人為地擴大原有的差距,F在,最富裕省份與最貧困省份之間小學預算內生均事業(yè)費相差十倍,最繁榮的城市與最偏遠的鄉(xiāng)村這種差距更大。扶貧首先要扶貧困地區(qū)的教育。這直接關系到我國的命運,我國的未來。
所有這一切,促使人們對如何改善我們的教育,深入思考并拿出切實可行的對策來。(鐘沛璋)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