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午9時,剛到青島不久的西藏姑娘們顯得十分興奮,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憧憬。徐常青攝 |
第一次吹拂著溫潤的
海風,第一次吃上肥美的蛤蜊,第一次走出海拔3840米的雪域高原……美麗的20歲藏族姑娘定珠卓瑪還是不敢想像自己竟穿越了大半個中國,來到這個與自己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截然不同的東部濱海城市打工。不經(jīng)意間,她和13名藏族姐妹的到來,卻開啟了西藏地方政府首次對外勞務輸出的大門。
現(xiàn)場:火車站(昨晚22:05)
從西寧至青島的火車緩緩駛進站臺。拉開車門,面拂一股略帶腥味的海風,這群17至21歲,初中剛畢業(yè)的藏族姑娘們立刻來了精神,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碰面了,四方區(qū)外經(jīng)貿(mào)局和榮達針織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忙擁了上去,以島城人特有的真摯和熱情迎接這14名“特殊”的打工妹,并用專車把她們送到早已整飭一新的公司職工宿舍!懊魈,我一定得親眼看看大海長什么樣”“我想吃海鮮”“我呀,想去逛街”……一路上,興奮的姑娘們沒完沒了地笑,那笑容美得像神湖的水。
鏡頭:宿舍(今日上午8:00)
靦腆的定珠卓瑪臉頰上泛起兩坨“高原紅”,那是生活在雪域高原的民族特有的健美。吃著從家鄉(xiāng)帶來的牛肉干、奶渣,定珠卓瑪說自己昨天晚上悄悄哭了鼻子。出生在日喀則市附近的一座小村莊,已經(jīng)20歲的定珠卓瑪這還是第一次離開阿媽,離開自己熟悉的雪域。“這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零食,臨走時,阿媽給我塞了一大包。”含了一塊奶渣在嘴里,定珠卓瑪哭了。
“我們坐了三天的汽車,兩天的火車,腰都直啦!”姑娘們湊在一起,笑嘻嘻地談論著一路上的“艱辛”,沖淡了方才的悲傷。
緣起:援藏干部牽線
為這批西藏姑娘來青牽線搭橋的是日喀則市常務副市長陳金國。作為我市第四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員,四方區(qū)原政府辦公室主任陳金國針對日喀則市當?shù)赝獬鰟展と藛T技能缺乏、就
業(yè)門路狹窄的情況,多方聯(lián)系,與急需針織女工的青島榮達針織有限公司達成協(xié)議。經(jīng)過日喀則市勞動部門的嚴格篩選和專門培訓,最終確定了定珠卓瑪?shù)?4人前往青島。記者
張穎 通訊員 齊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