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大悲院一年之久
佛舍利供奉在舍利塔中
津門也擁有一顆佛舍利,已經(jīng)珍藏在大悲禪院一年之久。今天上午,本報獲得授權首次予以公布,始揭這一神秘珍寶的面紗。
市佛協(xié)常務副會長智如法師披露了這顆佛舍利的來歷。2004年5月11日,中國佛協(xié)常務副會長、天津市佛協(xié)會長、大悲禪院方丈圣輝法師,受邀出席澳門天后宮梳妝樓落成暨觀音像開光儀式后,參觀了澳門禪凈中心。該中心為促進澳門與天津之間的佛教文化交流,將珍藏已久的兩顆佛舍利之一轉奉津門。
據(jù)《辭!、《法苑珠林》等記載,舍利為梵文音譯的略稱,意為身骨,佛教稱死者火化后的殘余灰燼。舍利為結晶狀體,色彩和形態(tài)各異,有的硬度極高。通常指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遺骨為佛舍利或者佛骨,佛發(fā)、佛牙也稱佛發(fā)舍利、佛牙舍利。相傳,釋迦牟尼涅槃火葬后,留下手指骨、牙齒、頭蓋骨以及多種顏色的肉身舍利。肉身舍利有三種:一、骨舍利,色白;二、發(fā)舍利,色黑;三、肉舍利,色赤。佛舍利被8國國王分取,后建塔供奉,促進了佛教興盛。此后,供奉舍利的風氣漸次盛行。
據(jù)介紹,這兩顆佛舍利原從印度迎請而來,流傳有序,并經(jīng)過權威認定。佛舍利被迎請到津門供奉,具有深遠的歷史和文化意義,被圣輝法師稱之為津門“福報所感”。
上午在該佛舍利秘藏處觀察,佛舍利被妥放在一尊高25厘米的特制鎦金舍利塔的蓮花座玻璃罩之中,塔內襯之以藏紅花,佛舍利置于其上。佛舍利直徑2.2
毫米左右,外觀呈圓形,乳白色,晶瑩剔透。這顆佛舍利作為大悲禪院鎮(zhèn)院之寶,已被秘密收藏,目前尚不具備外界瞻仰條件。市佛協(xié)和大悲禪院計劃將其正式安放在將來建成的藏經(jīng)閣中珍藏。屆時,市民可以有幸一睹其真容。(通訊員王勇則
王津攝影)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