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湖南衛(wèi)視始作俑推出“超級女聲”電視選秀節(jié)目,立馬被傳媒爆炒為“金牌欄目”。今年第二屆“更上一層樓”,聲勢更浩,人氣更盛,影響更烈,女生趨之若鶩,各選區(qū)報名者大擺長龍,數(shù)以千百萬計,人滿為患,狂潮洶涌。更嚴重的是,許多電視臺競相效法,推波助瀾,形成了全國性的“超級女聲”狂潮。這種空前盛況
能說明什么呢?說明這一創(chuàng)意積極?說明這種游戲健康?說明這項活動值得推而廣之、發(fā)揚光大?否!否!否!
盡管這一“少女運動”式的“超級游戲”被有些人譽之為“女生夢想舞臺”,有利于青春女孩展現(xiàn)活力自信,滿足興趣愛好,成就美夢憧憬;更有阿諛吹拍者說,這一造“星”運動,“功在當代,惠澤后世”。其實,這一策劃和運作的偉大之處,僅在于一點,就是“錢”,不過是替商家謀設了一個賊吸眼球、狂賺鈔票的詭詐平臺。數(shù)以千計萬計天真爛漫、盲目追風的女生們,乃是這一詭詐平臺上的支撐者和商家的賺錢工具。其弊端和負面影響顯而易見,弊遠大于利。
弊端之一,助長社會浮躁風氣,滋長女生投機心理。由于種種原因所致,我們社會普遍存在著嚴重的浮躁氣,想一蹴而就、一舉成名、一鳴驚人的,各行各業(yè)都大有人在。稀缺的是,求真務實、腳踏實地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積極進取、埋頭拼搏的實踐。顯然,“超級女聲”狂潮在為這種社會浮躁氣推波助瀾。不管是何種“星”,只要貨真價實,都不可能人為地由“零”平地捧造起來。不信可以查查,看看古今中外哪一位歌唱家、藝術精英、體育冠軍等等“星”級人物,不是歷經長期刻苦努力,孜孜磨煉成功的?他們的成就和輝煌里面,無不飽含著漫長的時間熬煎、無盡的刻苦心血、難計的勤奮汗水。而被卷入“超級女聲”狂潮的女孩大多是十幾歲的中小學生,有的竟是2003年出生的女娃。這些人有何音樂素養(yǎng)、演唱技巧和藝術水平可言?絕大多數(shù)是“空白”!這種“空白”之間的競爭,只有靠運氣。一旦碰巧,即可光輝燦爛。這無疑嚴重地滋長了女生們的投機取巧心理,于是都想來“賭一把”。
弊端之二,張揚“讀書無用論”,淡化女生學習興趣。我一個朋友的女孩讀初一,僅有12歲,今年也報名參賽了。她和她的媽媽都在電話里給我說,如果能參賽得中,那就有了終生的資本,再用不著拚命讀書了。女孩子的原話是,“我實在想與該死的書本永遠拜拜!”“苦讀十年,不如當個‘超級女聲’”,當是不少參賽女生的心理寫照。在這種心態(tài)的支配之下,這些祖國的花朵哪還有認真讀書學習的興趣?從某種意義上說,“超級女聲”狂潮是在肆意張揚“讀書無用論”,有可能貽害一代乃至幾代女性。
弊端之三,誤導畸形心態(tài),危及女生身心健康。為“超級女聲”而癡迷瘋狂的女生們,正處在人生的“初級階段”,既乏知識底蘊,又缺音樂素養(yǎng),所謂表演無非是“卡拉OK”式的嚎叫和低俗的扭擺,高低幾何?評委和受眾看重的往往是參賽者的長相,以美丑論英雄。其實,“超級女聲”評選無異于“選美”,俏中挑俏;或曰“審丑”,丑者被一輪輪淘汰。以致于參選者,無不刻意地在打扮裝飾上大做文章,清一色的色彩斑斕的臉蛋和五彩繽紛的頭發(fā),還有特暴特露的服裝與稀奇古怪的飾品,少女的清純麗質全被驅逐凈光。此等折騰,在女孩子們稚嫩的心靈上會留下什么樣的烙印?對他們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形成,恐怕只會產生消極的負面的影響,甚至有可能被誘引上“打扮第一”、“飾美至上”的邪路,懈怠學業(yè)荒廢年華,釀成不堪后果。此類教訓,現(xiàn)時社會中屢見不鮮。還有,據(jù)報道說,在參賽者中,絕大多數(shù)女生是瞞著學校的,或謊稱生病請假,或干脆逃學曠課。這使她們在“誠實”和“遵紀”方面向相反方向邁出了可怕的第一步,其危害不可低估。
“超級女聲”狂潮的弊端還可以再列若干,無奈篇幅有限,不容盡言?傊,面對“超級女聲”狂潮,一切對孩子們富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都不能無動于衷,坐視不管。尤其是學校和家長,應該針對性地對女生加強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使之增強“免疫力”,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影響,把心思集中在讀書學習上,健康茁壯成長。
網友: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