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著名的調(diào)查,說是7成以上的人都帶有雙性戀的特質(zhì),只有極少數(shù)是純粹的同性戀或異性戀。這7成人都在壓抑著自己,或如我一樣對標準答案沒興趣,或沒得到機遇,或在配合社會。
幾年前,我認識一個同性戀女孩,幾乎每天打電話給我,用傳銷似的煽動性語言企圖讓我加盟她的行列。她暗示我,我在漠視自
己的天性,我在逃避“真實的自我”。我果然被她說得心虛起來——這完全是趙本山賣拐的方式,能活活把一個健全人,說到腿軟。
之前,我倒從未考慮過我這方面的天性是否有“紕漏”。其間她煽動最為成功的一次,是說在她20歲的某天,幡然醒悟,推開門,發(fā)現(xiàn)街上所有的女人都可以為她所用。聽上去,很像是從一個小超市換到大超市的感覺。
很可惜,后來我一直沒有給我的“天性”哪怕一次被驗證的機會。即便是在最自我懷疑的時刻,也僅限于在腦海里編排一下,其結(jié)果只能是更多次的自我否定。所以,至今為止,我的天性很有可能還是一個謎。
據(jù)說很多人都是被扔到監(jiān)獄里、戰(zhàn)場上,才獲得了他們真正的“天性”。由此可見,我們與我們的天性之間,存在著
一個緣分問題。作為被蒙蔽的大多數(shù),我們極有可能是揣著兔子的生殖器,卻每天表演著狼的性生活。
南方人吃到北方的面食,沒什么一定吃不下去的,寬容點的,能迅速讓自己的胃調(diào)整一個緯度。但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南方人,寧肯親自下手做南方菜,也絕不碰一口北方的包子餃子。
性取向上也大致如此吧;驔Q定一部分,性格決定一大部分。稍稍堅持一下,也許我們就觸摸到了那個真正自我,就此妥協(xié),又或者也可以在一個面目模糊的自我里活得十分舒適。我覺得,沒什么不可能、不合理。
心理學(xué)和社會學(xué)的專家們,都在忙著為我們現(xiàn)代人的“變異”找依據(jù)、起名字、多元化處理,多好。我們即便做出再奇怪的事情來,也不必擔心是計劃外產(chǎn)物——我們有被分類哦。
有個著名的調(diào)查,說是7成以上的人都帶有雙性戀的特質(zhì),他們或是在壓抑著自己,或如我一樣對標準答案沒有興趣,或沒得到機遇,或在配合社會。這是
N多年前的調(diào)查了,目前我卻覺得社會越發(fā)不需要大家的配合了。
放棄對某一特定結(jié)果的期待之后,更多人可以騰出手來,觸摸喜歡的任意物——而不一定是最合情合理的那一個。
身邊開始出現(xiàn)很多撲朔迷離的男男關(guān)系、女女關(guān)系,這些人彼此待在一起,也會討論如何尋覓其他男女。但相處的頻率及親密度,卻又完全可以取代一次男女間的愛。我不好斷然說,他們這樣的關(guān)系是不得已而為之、是過去對異性的陰影、是對愛情的恐懼等等。只是覺得,情感一事,越發(fā)像個用來消遣的東西。
他們基本上沒有性關(guān)系,但卻非常樂意用對方來打發(fā)時間、存放情感。事實證明,情感是必須找個地方放的。大家越來越不需要去開始一段有名有姓的戀情。就像不需要特別清楚地界定那個“我”。
“我”究竟是什么,很有可能根本就不重要,無須被提起。(文/陳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