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歐盟輪值主席、盧森堡首相容克與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舉行會談,中心內(nèi)容只有一個:如何挽救岌岌可危的《歐盟憲法條約》。其實,從法國否決該條約那天起,歐盟不少成員國領導人便馬不停蹄地展開了穿梭外交,以期為這一歐洲大法帶來新的生機。 從1954年法國國民議會否決歐
洲防衛(wèi)共同體條約,到2001年愛爾蘭選民否決有關歐盟憲法和歐盟擴大問題的《尼斯條約》,歐洲在一體化進程中曾5次遭遇危機。每次危機來臨,歐洲各國領導人都通過緊鑼密鼓的外交活動加以化解,使得歐盟的發(fā)展進程總是“驚”多于“險”。 這一次,歐洲領導人的穿梭外交能否奏效?2004年6月,當《歐盟憲法條約》文本在布魯塞爾首腦會議上通過之后,時任歐盟輪值主席的愛爾蘭總理埃亨曾如釋重負地表示:“我們相互傾聽,大家都是贏家。”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次單靠領導人之間“相互傾聽”是遠遠不夠了。
法國、荷蘭相繼否決《歐盟憲法條約》,引發(fā)了人們的各種反思。人們開始思考普通民眾共同關注的一些問題,例如,如何在保證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保證合理的社會發(fā)展模式?歐盟和各成員國政府應如何取信于民?怎樣讓民眾真正參與到歐洲一體化發(fā)展的進程中來?這些問題的核心就是如何在推進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中發(fā)揚民主。
歐洲國家一直向世界各地兜售民主,其核心理念是“人民是主權的來源”。然而,在為自身建設“歐盟大廈”的過程中,歐洲國家恰恰忽略了民眾的意志。如今,歐盟在許多領域已實現(xiàn)了超國家化,但它離普通民眾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了:無論是歐盟的機構運轉(zhuǎn),還是歐盟政策的出臺及其執(zhí)行過程,普通民眾都難有機會參與。
事實上,已有一些非政府組織向歐洲議會提出了召開“歐洲民主參與圓桌會議”的要求。非政府組織和歐洲各社會團體都將與會,重點討論如何消除歐盟的官僚主義和改變所謂的“精英政治”。
“因勢利導,為善者用”。目前,擺在歐盟各國領導人面前的任務是如何順民心、聽民意,并在此基礎上加以引導。正如一位來自法國的歐洲議員所指出,歐盟領導人如果繼續(xù)采取“閉門造車”的方式,民眾是一定不會買賬的。他說:“歐洲目前面臨的是一場生存危機,機制的核心已開始動搖,光靠領導人的討價還價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一事成不善,諸長不能掩”。一次否決,使法國多年來引以為豪的“歐盟發(fā)動機”美名一夜不復存在。與其他歐盟領導人相比,希拉克的任務最為艱難:一旦歐盟決定讓法國二度公決,法國如何才能做到萬無一失?新華社記者潘革平(新華社布魯塞爾6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