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愛知世博會中國館“青島周”自6月12日開幕以來,進館參觀者絡繹不絕。人們不僅被富有青島特色的現(xiàn)場文藝表演、民間藝術展、專題電視推介等多種形式的青島形象宣傳活動所吸引,而且還在青啤日、海爾日等品牌企業(yè)互動活動中感受到了來自青島的獨特的品牌文化的力量。展館內每天人氣十足,氣氛熱烈
;展館外媒體頻頻報道,文圖并茂。“青島周”給世博會中國館制造了新的亮點。
據(jù)中國館有關人士透露,到6月15日閉館為止,本屆世博會共入園觀眾7817103人次,其中中國館觀眾2273980人次;“青島周”開幕以來,日均進館參觀者超過3萬人。
權威人士高度評價“青島周”
期間,2005世博會中國政府代表、中國貿促會副會長高燕專程來到“青島周”現(xiàn)場。當她看到觀眾們有的席地而座,沉浸在來自青島的鼓樂歌舞的歡快氣氛中;有的排成長隊,品嘗著青島啤酒的芳香美味;有的圍成一團,欣賞著中國書畫、剪紙、編織等傳統(tǒng)民間藝術表演時,不禁盛贊:“‘青島周’組織得非常好,活動安排互動性強,參與面廣,很有吸引力!彼f,青島抓住了世博會這個世界性交流平臺的好時機,生動展現(xiàn)了青島這座城市的國際化、現(xiàn)代化特色,具有獨特的青島魅力。
據(jù)了解,2005愛知世博會3月25日開幕以來,中國館已有杭州、安徽、廣州、北京、湖南等省市分別舉辦了專題活動周。青島是中國館第十個亮相者。為了在世博會這個世界經(jīng)濟、科技和文化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上充分展示青島形象,青島代表團精心組織,協(xié)調運作,從帆船之都、品牌名城、旅游勝地等角度整體化、藝術化勾勒城市特色,贏得了世博會入館觀眾的熱烈好評。市政府副秘書長盧新民說,我們來到世博會,就是要向世人展現(xiàn)青島,推介青島,F(xiàn)在看來,效果良好。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不論是高溫烈日,還是陰雨連綿,聞風趕來的參觀者每天從上午9時許一直持續(xù)到傍晚7時閉館時。而場內不時爆發(fā)出陣陣掌聲和笑聲。
各方媒體聚焦“青島周”
“青島周”的獨特魅力緊緊吸引了中外媒體的目光。連日來,日本《讀賣新聞》、《中日新聞》、《名古屋時報》、CBC廣播電臺等媒體紛紛刊發(fā)或播發(fā)消息,有的還刊出大幅圖片,報道世博會中國館“青島周”的盛況。
年輕的小林則子是日本《名古屋時報》的記者。她先后4次進館對青島的“啤酒女神”進行采訪。她告訴記者,盡管自己還未曾到過青島,但已從“青島周”上親身體會到了青島的魅力,看到了青島經(jīng)貿的品牌特色。她表示,一定要尋機到青島旅游,親眼目睹青島的“芳容”。
據(jù)統(tǒng)計,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中央電視臺等國內多家權威媒體均報道了“青島周”的情況。美國《僑報》、法國《歐洲時報》、加拿大《環(huán)球華報》、澳大利亞《澳洲新快報》等海外眾多媒體連日來也紛紛刊發(fā)新聞,介紹“青島周”的進展。
“青島周”亮點頻閃
本屆世博會共有60多個展館,青島靠什么吸引觀眾“眼球”?記者在現(xiàn)場采訪發(fā)現(xiàn),以“魅力青島、帆船之都”、“度假天堂旅游”、“經(jīng)濟活力城市”三大主題為內涵的互動式表演、展示等交流活動,制造了中國館的熱烈氣氛,成為“青島周”上的亮點!2008奧運會舉辦地是北京還是大阪?2008奧帆賽場在北京還是青島?”現(xiàn)場觀眾以超過一半的準確率紛紛給出正確答案。答題者中既有白發(fā)蒼蒼的老者,也有喜笑顏開的孩子。
52歲的李文玲是一位剪紙藝人,她以行云流水般的技巧為觀眾們當場剪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紙作品。李國柱的扇面書畫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日本觀眾,幾天下來,他已當場作畫400幅,并被觀眾們索要一空。現(xiàn)場紡織中國結、木板年畫……每天,青島民間藝術展臺前都一次又一次排起長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這里尤其引人注目。
“預備———開始!”著名的青島啤酒節(jié)飲酒大賽擂臺,而今搬到了中國館內,青啤公司舉辦的“青啤日”飲酒比賽為“青島周”錦上添花。觀眾們爭相參賽,幾位前來采訪的日本記者也情不自禁地放下設備,登臺暢飲。
世博會中國館“青島周”亮點頻閃。青島讓世界更加了解。本報記者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