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于6月26日至7月1日舉行。會議將首次審議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正案草案、對物權法草案進行第三次審議,以及對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第二次審議。會議還包括聽取和審議審計工作報告等多項重要議程。
焦點一·婦女權益保障法
6月26日,隨著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性騷擾這種在社會上受到極大關注而又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的問題,首次進入我國立法者的視野。
“任何人不得對婦女進行性騷擾”;“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防止工作場所的性騷擾”;“對婦女進行性騷擾,受害人提出請求的,由公安機關對違法行為人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草案的三個條款,在我國立法史上第一次對性騷擾行為說出了“不”字。
專家表示,草案首次明文規(guī)定禁止性騷擾,正是向社會公眾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性騷擾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斑@將有力地震懾性騷擾者,從而減少性騷擾的發(fā)生!
現行法律 對隱蔽的性騷擾難有效懲處
專家表示,盡管在我國現行的法律中,沒有明確出現“性騷擾”的字樣,但還是在不同的立法層面,明確了反對性騷擾的法律原則。
比如,刑法中規(guī)定有強奸罪、強制猥褻或侮辱婦女罪和猥褻兒童罪。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guī)定,侮辱婦女或者進行其他流氓活動擾亂公共秩序,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從我國性騷擾的現狀來看,這樣的法律保護是遠遠不夠的!敝袊ù髮W教授、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正案草案專家組組長巫昌禎說,這是因為,刑法等法律的規(guī)定對于大量存在的一般的性騷擾形式并不適用;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又偏向于公共場合,對隱蔽環(huán)境中的性騷擾缺乏有效的懲處。
用人單位 有責任防止工作場所性騷擾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政策法規(guī)研究室主任蔣永萍對草案中的“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防止工作場所的性騷擾”這一條款給予高度評價。
她指出,特別強調用人單位的責任十分重要,因為性騷擾的對象可能是單位的同事,也可能是用戶、客戶等,但不管怎樣,單位都有責任來防止性騷擾,給婦女創(chuàng)造一個比較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一些跨國公司在其本國的公司管理守則中,幾乎全部都有關于禁止性騷擾的規(guī)定,且有非常嚴格的配套管理措施。但這些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絕大多數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理由是中國法律里沒有禁止性騷擾的規(guī)定。
草案缺陷 性騷擾諸多概念仍待細化
全國婦聯執(zhí)委、清華大學教授史靜寰強調,“禁止性騷擾寫入婦女權益保障法,只是立法的‘初級階段’,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她表示,有關性騷擾的立法必須進一步加以完善。比如,性騷擾的內涵是什么?如何界定?目前的立法沒有涉及這些問題。而像草案中“任何人不得對婦女進行性騷擾”這樣的規(guī)定,還不足以徹底遏制性騷擾現象的發(fā)生。為此,她建議,應該在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中明確這些概念,制定相應的罰則。
至于性騷擾范圍的界定,在巫昌禎教授看來,強奸之外的性的色彩比較濃的騷擾應該都被列入性騷擾范圍,老百姓通常所說的耍流氓、調戲、動手動腳、占便宜等是比較明顯的性騷擾,但針對特定人的非直接的、語言的、形體的性暗示和性挑逗也應該算是性騷擾。
此外,有關的調查也表明,盡管女性是性騷擾行為的主要受害者,但男性中也有一些人遭受過性騷擾。如何保護男性不受性騷擾的侵害,也同樣是今后立法中應該加以考慮的內容。
性騷擾官司 受害者取證難將同樣存在
此前有限的幾起性騷擾官司中,取證一直是困擾受害者的一大問題。2003年,北京的雷某以維護名譽權為由指控其上司焦某對其實施性騷擾,最終因法院認為其提交的證據無法證明焦某對其實施了性騷擾而被駁回。
即使這部法律草案最終獲得通過,性騷擾的受害者要想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可能也會面臨同樣的難題。曾經接手過幾起性騷擾訴訟案的上海律師丁偉曉對此深有感受:“由于性騷擾多發(fā)生在私密的場合,言語和身體接觸很難留下證據。”
“即便將禁止性騷擾寫入法律,也不意味著取證會變得容易一些。”丁偉曉在提醒廣大女性的同時表示,立法者還應該考慮如何分配舉證的責任,不僅受害人負有舉證的責任,被起訴一方也應該負有相應的責任舉證。
焦點二·治安管理處罰法
修改后的草案將治安案件的訊問查證時間最長不超過36小時縮短為最長不超過12小時。
修改后的草案將行政拘留處罰合并執(zhí)行的最高期限由三十日減少為二十日。
修改后的草案取消關于未成年人、七十周歲以上的老人、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可以罰款折抵拘留的規(guī)定,明確他們不適用行政拘留處罰。
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規(guī)定將細化
征地、拆遷補償不到位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導致糾紛時有發(fā)生,侵害群眾利益。正在審議的物權法草案針對這一情況增加條款,確保補償到位。
此前審議的物權法草案曾規(guī)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自然人、法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但應當給予補償。根據常委會委員的審議意見,正在審議草案細化了征地、拆遷補償的相關規(guī)定。
按照草案的規(guī)定,拆遷、征收私人的不動產,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給予補償;沒有國家規(guī)定的,應當給予合理補償,并保證被拆遷人、被征收人得到妥善安置。禁止以拆遷、征收等名義非法改變私人財產的權屬關系。違法拆遷、征收,造成私人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草案明確會所、車庫所有權
建筑區(qū)劃內的綠地、道路以及物業(yè)管理用房,屬于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共有,但屬于市政建設的除外。會所、車庫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除建設單位等能夠證明其享有所有權外,屬于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人共有。
正在審議的物權法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的物權關系。針對小區(qū)中經常出現亂搭亂建等問題,物權法草案規(guī)定,建設規(guī)劃、環(huán)境衛(wèi)生、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建筑區(qū)劃內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予以處理。
禁止城鎮(zhèn)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
第三次審議的物權法草案對“宅基地使用權能不能轉讓”,這一熱點問題作出明確規(guī)定。
草案曾經規(guī)定,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建造在該宅基地上的住房轉讓的,宅基地使用權一并轉讓。一些常委會委員對此有不同意見,有的認為,宅基地不得轉讓,有的認為應當允許轉讓。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國務院為加強農村土地的管理,已經明確規(guī)定“禁止城鎮(zhèn)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因此,再次審議的物權法草案規(guī)定,宅基地使用權人經本集體同意,可以將建造的住房轉讓給本集體內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的村民;住房轉讓時,宅基地使用權一并轉讓。禁止城鎮(zhèn)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村民依照規(guī)定轉讓宅基地使用權的不得再申請宅基地。
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
有些常委會委員提出,應當明確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盡量減輕當事人的負擔。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贊成這一意見,同時考慮到統一登記涉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行統一登記需要有一個過程。
因此,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的物權法草案規(guī)定,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
我國立法嚴防國資流失
交通銀行錦州分行與當地法院聯手造假,用偽造的法律文書核銷了2億多元的“不良貸款”,造成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因經營失誤,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虧損近10億元,而中航油的虧損額更高達5億多美元,給國有資產造成巨額虧損……近年來,一件件觸目驚心的國資流失大案,讓社會各界感到無比震驚。
正在審議的物權法草案針對企業(yè)主管人員以無償轉讓或低價出售、低價折股等手段造成國資流失,以及企業(yè)主管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國有和集體企業(yè)嚴重虧損、倒閉的不同情形,作出相應規(guī)定: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無償或者以低價折股、低價出售等手段將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的財產轉讓,造成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財產流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破產或者嚴重虧損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禁止胎兒性別鑒定
首次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的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正案草案規(guī)定:“禁止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y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進行非醫(y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
同時,草案還規(guī)定,“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y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進行非醫(y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的,由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計劃生育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罰”。
懷孕職工特殊保護
草案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招聘、錄用女職工時,應當依法與其簽訂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有關服務協議,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有關服務協議中不得規(guī)定限制女職工結婚、生育的內容。
草案還規(guī)定,“婦女在孕期、產期、哺乳期期間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有關服務協議期滿的,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有關服務協議期限應當自動延續(xù)至哺乳期期滿為止。婦女要求終止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有關服務協議的除外”。
預防制止家庭暴力
草案對此作出規(guī)定,“禁止對婦女實施家庭暴力”“國家采取措施,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草案規(guī)定:“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行政部門以及城鄉(xiāng)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團體等,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為受害婦女提供救助”。“對婦女實施性騷擾或者家庭暴力,受害人提出請求的,由公安機關對違法行為人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作者:據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