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9月17日電(王志、張道前)為確保中秋、國慶期間的節(jié)日消費安全,近日山東省工商局在全省縣城以上城區(qū)市場進行了農產品質量專項檢查,共抽檢樣品3000多個,總合格率超過95%。
據了解,此次山東省工商局共抽樣定性檢測了蔬菜、水果、熟肉制品、水產品、水發(fā)產品等5大類的12個
農產品品種,共抽檢樣品3059個,其中合格樣品2943個,總合格率為96.2%,顯示山東縣城以上城區(qū)市場農產品質量總體較好。
從抽檢品種看,蔬菜類的總合格率為96%,質量狀況總體較好,但仍存在農藥殘留超標現象,其中尤以韭菜的農殘超標現象最為嚴重,合格率僅為86.8%,主要為菜農使用高毒高殘的內吸性農藥所致。比較而言,蔬菜中茄果類要比葉菜類農殘超標程度輕,合格率均為95%左右。
水果類中,蘋果的合格率達到96%,說明農藥殘留較少;熟肉制品中重點抽查了火腿中的亞硝酸鹽,合格率達到98%;但水產品和水發(fā)產品中抽檢的蝦仁和海參質量,合格率分別為95.6%和95.7%,存在的問題均是經營者為保鮮和增加重量,違規(guī)使用大量甲醛浸泡,造成甲醛含量超標。
從檢測場所看,批發(fā)市場和零售市場的農產品合格率基本持平,均達到95%左右,而商場、超市的農產品質量總體更好,主要為商場和超市對商品質量把關較嚴,特別是對蔬菜類產品大多實行凈菜上市,提高了農產品的合格率。
對于此次抽檢不合格的農產品,山東工商部門將責令經營者立即停止銷售,予以及時下架或退市,并將依據復檢結果監(jiān)督經銷業(yè)戶銷毀或做無害化處理。山東省工商局提醒消費者,對經加工的食用農產品,應盡量購買定型包裝產品;對蔬菜、水果、水產品和水發(fā)產品,在食用前應仔細加以浸泡清洗,以去除上面的農藥殘留或甲醛等有害物質,確保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