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颶風確實讓美國人改變了許多,不僅布什的大政方針要做調整,引發(fā)美國民眾爭論,同時美國人的生活習慣也有了改變。
由于“卡特里娜”颶風給新奧爾良造成重大損失,聯邦政府應對風暴的遲緩反應遭到尖銳批評。布什總統25日表示,他希望國會考慮今年將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的任務交給五角大樓而不是州和
地方政府。這引起了美國國內廣泛爭論。
布什認為,在反恐行動中,軍隊是理所當然的領導角色;但在某些重大自然災害面前,軍隊也應該成為領導救援的機構,以統一協調各種相應行動,因此應賦予軍隊更加廣泛的權力。
在印度洋海嘯災難中,美軍出動海上、空中精銳力量,在異國領土上顯示了軍隊在災難中機動、靈活、快速的應急能力。但美軍這種能力卻不能用于本土,因為美國法律禁止其常備軍在本土內行動,而且軍方參加民間搶險救災也侵犯地方文官的特權。但災害的突發(fā)性往往讓地方政府來不及反應和采取措施,聯邦政府與地方溝通不暢,造成重大損失。因此,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正在研究改革1878年的《地方保安隊法》。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華納說,應授予總統和國防部在災難時更大的“應急權力”。
但反對者認為,這一建議將使白宮和軍隊的權力更加集中,容易滋生濫用職權現象,出現窮兵黷武的獨裁統治。這種可怕的政治災難,比“卡特里娜”颶風更具危害性。另外,智庫加圖研究所資深人士吉恩·海利也認為,將士兵用于和平用途會“弱化他們的作戰(zhàn)技能并危害文官們的特權”,“軍隊應是最后的求助手段,而不是最先作出反應的力量”,華盛頓這樣的做法是“泰然自若地在國內信奉更多的中央集權化和黷武主義”。
颶風“麗塔”前后,由于經歷了汽油供應不足之苦,很多人開始意識到節(jié)能的重要性。白宮發(fā)言人麥克萊倫日前說,節(jié)約不僅是老百姓的事,華盛頓的公仆們更應身先士卒。他要求白宮工作人員每天下班時要關掉空調、電腦、傳真機及打印機,提倡員工盡量搭乘公交車或是多人乘坐一輛車,不要開車閑逛。另外,為減少出行,政府將更多地召開電話會議。就連布什也開始了節(jié)約。去得克薩斯州視察颶風災情時,他縮減了車隊規(guī)模,專機“空軍一號”的停放點到他公開活動地點還不到半英里。在到達目的地時,隨行記者被安排擠進了一輛小面包車,其他工作人員則與總統的客人共乘一輛車。
不少美國人自嘲說,2001年的加州能源危機和環(huán)保組織沒有促使白宮采取節(jié)能措施,但颶風做到了。(本報特約記者 李堯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鐘翔)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