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閣及舜井街片區(qū)改造在即,該區(qū)域的一大片老民居在規(guī)劃中將實施拆遷。對于即將在自己眼前消失的這片老民居、老街巷,廣大市民尤其是居住于此的老居民十分關注,他們對如何保護老民居也發(fā)表了自己的不同觀點,提出了三大問題,其間不乏真知灼見。
問題一 保留的老建筑能否再多幾處
1日上午,在寬厚所街進行采訪時,在魏家大院有一處老房子的童先生表示,他和該片區(qū)的許多被拆遷戶一樣,對解放閣及舜井街片區(qū)的開發(fā)建設是持支持態(tài)度的,但看完公示圖后,他卻感覺本次拆遷的老民居的面積太大了!皫资畮兹f平方米的老宅子全部推倒,其中許多有價值的民居、街巷、里弄一下子徹底消失,心里感覺真是可惜!”
童先生說,本次改造中要保護的建筑還是太少,“能不能再多加上幾處?”其間,屬于保留保護建筑范圍的6處建筑物中,天地壇街東側齊魯國際大廈等建筑群、舜井街東南側工商銀行辦公樓、黑虎泉北路西側已建成的商務中心等建筑物是新建的樓體,更位于片區(qū)的邊沿地帶,不拆遷也在情理之中;老歷下房管局部分建筑、黑虎泉西路北側浙閩會館、黑虎泉西路北側文化館等3處建筑物則屬于歷史文化價值很大、不能進行拆遷的建筑物;寬厚所街附近有一大批特色民居大院、名街老巷,但在規(guī)劃中只有4處民居屬于異地保護建筑,“保護的民居數量顯然過少!”
童先生建議說,受到片區(qū)地塊整體開發(fā)影響,原地保留大片古建筑并不現實,所以能否多規(guī)劃出幾處異地保護的建筑?此外,異地重建也不宜離開古城區(qū),最好是片區(qū)開發(fā)完畢后,重新插空安置在該區(qū)域內。因為老宅子是屬于老城區(qū)的,離開老城區(qū)其存在的價值將會大打折扣,“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
問題二 “以人為本”能否融入拆遷之中
在熱線電話中,在寬厚所街西段供熱站宿舍區(qū)有房子的薄先生說,現在解放閣及舜井街片區(qū)老房子里住的以老人居多,年輕人大多在外面居住,父母留下的房子一般也用做出租。很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已經在此居住了大半輩子,他們對自己每一間老房子、每一棵老無花果樹、每一口水井、每一條小胡同都有極深的感情。
1日中午,記者來到西小府街42號——85歲的楊宗臣大爺的家里,談起即將到來的拆遷,在此住了56年的楊大爺很是坦然:“早就知道要搬遷的消息了,一大把年紀了,到哪里住都無所謂,只是心里確實有點舍不得!”
1949年,剛建國時楊大爺就搬到這里居住,當時的房子還是房東馬家的,后來楊大爺買下了這個院子并居住至今。在院子北側的一株長得比海碗還粗的香椿樹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是30多年前種下的樹,這次搬家它也就該被伐了!”楊大爺惋惜地告訴記者。尹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