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島新聞網 > 科技 教育 醫(yī)療 > 正文  
 
要么瘋狂要么自閉 “社交變態(tài)癥”困擾都市白領

青島新聞網  2006-11-14 15:57:02 新聞晚報

 

  下班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寧肯獨自上網、看電視或讀書看報,也不愿意外出社交,甚至連工作上的正常應酬也能推則推,在我們周圍,這種自稱患“社交恐懼癥”的白領女正日益增加。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有些女性在忙完工作和戀愛之后,依然熱衷于參加各種各樣的聚會,一旦日程表
上沒有社交活動,她們就開始焦慮不安。

  心理學家劉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無論是“社交恐懼癥”,還是“社交強迫癥”,都是女性對人情商業(yè)化做出的反應,有的是消極抵制,有的則是主動追求。要改變這兩種“社交變態(tài)癥”,最重要的就是改變女性對社交的觀念,建立綠色的社交圈,讓她們明白:社交,不要那么多,只需一點點,關鍵是擇優(yōu)錄取。

  “社交恐懼癥”不只是害羞

  Susan是某公關公司的媒介經理,習慣了參加大大小小的社交宴會,即使到了周末,她依然給自己安排了滿滿一頁的日程表。問起原因,Susan說出一整套道理來:“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這是我的社交原則。做公關這一行,什么最重要?人脈。所以我要抓緊時間積累資本,為以后自己創(chuàng)業(yè)鋪路!盨usan承認,只要有一個星期沒有大的活動安排,她就開始焦慮不安!靶睦锟偸呛芴,不踏實,總覺得外界把自己忘記了吧,或者自己的職位可能被別人取代了吧,我不得不在社交中找到心安的感覺!

  和Susan一樣,從事產品推銷的張小姐也換上了“社交強迫癥”!肮庹J識客戶還不行,還要與之接近,讓他們充分信任你,甚至依賴你。參加的社交活動越多,你的社交能力才能越強。我曾經硬著頭皮跟朋友去一個陌生的聚會,只為拿到全市某一行業(yè)的老總們的名片。之后,我就挨個給他們打電話,挖空心思約見他們,只是為了獲得與他們一起喝咖啡的機會。干我們這行,常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道,沒辦法呀,激烈的競爭,逼得我們不得不努力擴大社交圈!

  當然,Susan和張小姐的社交,都和工作需要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她們所拓展的社交圈都是“工作社交圈”,都是同一個產業(yè)鏈上不同環(huán)節(jié)的人士。比如做公關的,就多結識一些媒體的朋友;而做文藝的,就應該多認識藝術品代理商、展覽主辦方等。

  和Susan、張小姐不同,敏敏喜歡社交的原因是:在社交圈中,她可以找到認同感和安全感,因為害怕寂寞而不停地參加社交活動!懊看卧诓煌纳缃粓龊希铱偰苷J識不同類型的朋友,而且將心中的秘密和不同的陌生人分享,我覺得是一種既安全又舒服的傾訴方式。但是最近我發(fā)現自己患上了‘傾訴癖’,總希望每天搜索到不同的社交活動,找不同的人分享我的煩惱!

  “社交強迫癥”多出于職場競爭

  和過分熱衷于社交生活的Su鄄san、敏敏不同,一些白領女在提到談判、酒會、晚宴等社交場所時,不由自主會產生退縮心理,即使是硬著頭皮去了,也會因表現失態(tài)而讓好機會白白溜走。在懊惱、后悔的同時,她們又開始新一輪的膽怯和心慌,久而久之,患上了“社交恐懼癥”。

  在廣告公司做策劃的楊薇就有這種苦惱!懊看卧谶M行廣告策劃時,我有許多好的創(chuàng)意,但當著公司高層領導或討論會上其他人的面,我就顯得笨嘴拙腮,根本表達不清自己的意思。就像前幾天舉行的行業(yè)產品策劃會議,我在底下和同事們討論得相當熱烈,好創(chuàng)意不斷涌現,但一到了正式場合,我就忽然說不出話來,所有的話都卡在了嗓子眼里,看到老總越來越緊皺的眉頭,我就更是說得七零八落了!

  在心理學范疇內,社交恐懼癥的表現形式,包括在面對陌生人時手足無措,不能在公眾場合打電話,不能在公眾場合和人共飲,不能單獨和陌生人見面,不能在有人注視的情況下工作等較為極端的行為,更有甚者還常伴有心慌、顫抖、出汗、呼吸困難等癥狀。楊薇的癥狀雖然比較輕微,但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她的工作。

  人情商業(yè)化導致“社交變態(tài)癥”

  劉軍認為,社交“變態(tài)”的根源在于“人情商業(yè)化”,這是物質富庶、節(jié)奏緊張的都市生活的“副產品”,是一種社會病!吧虡I(yè)經濟的發(fā)達,促使人們不得不去結識更多的人脈資源,人們都在考慮怎樣的生存方式更有利于自己的發(fā)展,而社交成為他們改善自身發(fā)展條件的有效手段之一,人情在這時候也變得商業(yè)化了。女性相對又比男性敏感,‘社交恐懼癥’和‘社交強迫癥’,是她們對人情商業(yè)化做出的反應,前者是消極抵制,后者是主動追求,但兩者都讓她們感到苦惱。”

  據介紹,患上“社交恐懼癥”的女性大多性格內斂、含蓄,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感情,這類女性本身從小性格受到壓抑、自尊心太強或者對自己的外貌沒有信心。劉軍表示,性格內斂是內因,再加上不少社交活動有著很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更導致她們對社交產生抵觸情緒。而患上“社交強迫癥”的女性,大多功利心和進取心較強,但是這種過度的社交熱情,不僅給白領女性帶來焦慮,也會讓她們的社交對象感覺騷擾和不安。曾經遭遇“社交強迫癥”的一位經理人說:“見到一個熱衷于交流的女孩子,我心里很高興。但十個八個年輕人都采用同樣的方式,說著同樣的話,懷著基本相同的目的來進行結交,這是讓我感到非常尷尬的事!

  “綠色社交圈”克服“變態(tài)癥”

  如何應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社交變態(tài)癥”呢?劉軍建議說,建立綠色健康的社交圈,對緩解“社交強迫癥”和解決“社交恐懼癥”的意義極大。一般綠色的社交圈具備以下幾個特色:真誠,沒有真誠就沒有可靠性,帶著面具做人總令人心生疲憊;互助,你對他人的真心幫助一定會換來他人日后對你的回報,使你在受困時不感到孤立無援,這才是社交圈的效用;分寸感,社交要有距離,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不要訴說過多自己的隱私。

  像Susan、敏敏這種“社交強迫癥”,劉軍認為,首先要著重緩解她們的職業(yè)壓力,不要把工作當成一切,當你的大腦一天到晚都在想工作的時候,工作壓力肯定就無所不在,這時,要分出一些時間給家庭、朋友、個人愛好,適當的娛樂是處理壓力的關鍵。其次,要明白“人情”并不是決定職業(yè)發(fā)展的第一因素,優(yōu)秀的專業(yè)能力才是職業(yè)競爭的關鍵所在。再次,學會釋放職場壓力,比如參與體育運動,不知不覺間就可以把壓力揮發(fā)出去。最后,她們要治療“情感依賴癥”,明白社交圈和朋友圈的不同,建議她們在社交活動之余,建立穩(wěn)定的“閨密圈”,在這個圈子里分享各自的私人情感。

  對“社交恐懼癥”,劉軍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自我調節(jié):第一,建立自信,不否定自己,不斷告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消除不愉快的社交經歷帶來的影響,對于以往失敗的社交記憶,采取“阿Q精神”;第二,改變觀念,不要將社交商業(yè)化,社交并不是工作,而是一種良好的減壓方式;第三,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盡力了,不成功也沒關系;第四,可以在一個假想的空間里,不斷模擬發(fā)生社交恐懼癥的場景,不斷練習發(fā)生癥狀的情節(jié),鼓勵自己面對這種場面,讓自己從假想中適應可能產生焦慮緊張的環(huán)境。

責任編輯:林彥婷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相關鏈接:
 
下一篇:
 
日本校園頻發(fā)學生被勒索事件 校長不堪壓力自殺
圖片新聞
 
熱點資訊
 
· 成達慶凱越銷量破40萬,尋找凱越精英
· 走近大師,俄羅斯當代油畫展開幕
· 迅速成就高水平軟件人才,限量報名
· 青島華臣電影城11月18日盛裝啟幕
· 北京交大MBA學歷學位班12.6開學
· 南天洋地板大型團購火熱報名中
· 美國童樂兒童英語免費學(送教材)
· 麥凱樂盛恩回饋10日 商品促銷
· 對外經貿大學MBA十班開始招生
· 島城最高級別英語培訓學校
· 島城最大的外語培訓基地—賽思
· 頤中•高山即將開盤,敬請關注
站內檢索
 

版式檢索

舊報全文檢索

專題匯總

實用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