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島新聞網(wǎng) > 圖片新聞 > 正文  
 
世界最大客機離開上海

青島新聞網(wǎng)  2006-11-24 08:14:31 上海青年報

 

  

  11月23日,空中客車A380在細雨中降落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當日下午6時7分,空中客車A380飛抵浦東國際機場,開始在上海的技術驗證
飛行。 新華社發(fā)

  

  A380

    

  A380在跑道上滑行

  

  380同旁邊跑道上的小型客機對比

  “白色海豚”風雨中降落浦東

  本報記者目睹空客A380不超過15分鐘的降落全過程

  昨天晚上6點5分,大雨中一個“白色的海豚”出現(xiàn)在浦東國際機場第二跑道的上空,從降落到滑行,一氣呵成,只是在?坷葮驎r稍稍有點波折,整個歷時不超過15分鐘。昨天傍晚,本報記者目睹了令人矚目的空中巨無霸———空客A380降落在浦東國際機場全過程。

  本報記者 徐宏文 通訊員 喬慧芬 劉云燁 甄理

  本版攝影 記者 郭亞佳

  【下降】 遠看誤為是貨機

  晚上6點左右,記者來到了位于一號跑道和二號跑道之間的滑行跑道邊,按照預定的時間,A380應該開始降落,記者緊盯著這片天空,但此時并沒有出現(xiàn)降落飛機的身影,不一會兒,一架飛機出現(xiàn)了記者的視野里,它開始降落,隱約之間看不清楚尾翼的字,只看到它在地面上彈了一下后穩(wěn)穩(wěn)的滑行到了跑道上。

  “這不是380,是一架貨機!睓C場的一位工作人員看到后告訴記者,舷窗的燈只有一排,這不是A380。這句話讓記者本來已經(jīng)繃緊的神經(jīng)松懈下來,心理難免有些失落。雖然有人說它不是A380,但在場所有人的眼睛還是緊緊的盯著它的尾翼。只見飛機一個轉身,藍色尾翼上碩大的白色“380”字樣瞬間顯現(xiàn)在每一個人的視野里。是它,就是它!隨著滑行到越來越近的地方,兩層舷窗也越來越清晰,這個龐然大物完全呈現(xiàn)到了眾人面前。

  【落地】 近看像個大海豚

  看到飛機順利的降落,記者立刻趕到它?康睦葮颍藭r廊橋下的停機坪上聚集了大量的工作人員。負責指揮?康臋C場工作員兩根紅棒在停靠完畢后交叉做成了一個“×”,表示已經(jīng)?亢茫澈蟮碾娮语@示屏上打出了“OK”兩個字,這表明飛機已經(jīng)停靠到了最佳位置,剩下的就是靠橋。

  趁著靠橋前的時間間隔,記者走到了380的前面,從正面機頭看,整個飛機就像一個白色的海豚,飛機下的雷達就像是海豚的下巴,而兩邊的舷窗就像海豚的兩個眼鏡,而碩大的機身和海豚胖乎乎的體形十分相似。從外表看起來,空客A380比起其它的飛機要強壯很多。

  【?俊 三調廊橋開艙門

  所有的準備工作完成后,廊橋開始與艙門進行對接,由于A380的艙門要比其它飛機的艙門要大,廊橋調整了三次艙門才順利打開。

  工作人員第一次將廊橋輕輕的靠上了艙門,外面的工作人員伸出大拇指向飛機內的機組人員示意可以打開艙門了。自動開啟的艙門開始打開,可剛剛開了一點就發(fā)現(xiàn)碰到廊橋上面的擋板,于是立刻收縮回去。沒靠好,廊橋還要往上抬。

  看到這樣的情況,工作人員將廊橋往上抬了抬,艙門繼續(xù)試著開啟。但這一次艙門開啟的比上一次要多一點,但是還是沒有辦法完全打開,廊橋還是要繼續(xù)抬高。

  廊橋第三次往上抬,可由于廊橋上的人實在太多,重量太大,工作人員立刻將上面的進行疏導,以減輕重量讓廊橋能夠順利的抬高。這次抬高后,艙門終于順利打開。

  艙門打開后,隨機的人陸續(xù)下來,透過艙門記者看到,飛機的內空間要比其它的飛機要大出一倍多。

  A380今天下午返回法國

  昨天10時5分 “空中巨無霸”空客A380飛機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開始中國內地之行的第二站。

  16時左右 飛往上海浦東機場。

  18時5分 到達浦東機場。

  21時左右 A380與浦東機場機場的兼容性測試剛結束,工作人員用四五十分鐘的時間給它加油120噸。

  21點45分左右 被拖至6號機坪618機位停放過夜。

  今天下午14點 A380將結束在華的驗證飛行離開上海返回法國圖魯茲。

 。ㄓ浾 劉春霞 通訊員 蘇巍巍 朱斌)

  我國大飛機研制將適時啟動

  本報訊 (記者 胥柳曼) “不能再等了,因為我們已經(jīng)足足耽誤了20年!”隨著昨天世界最大的商用客機———空中客車A380抵達上海,對于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原航空航天部突出貢獻專家程不時來說,別有一番感慨。昨天,他在“新民科學咖啡館”中向市民披露:國家將適時啟動大飛機研制,并且將考慮從政策法律和資金上,給予大飛機項目明確支持。

  作為當時“運十”副總設計師,程不時透露,1970年8月,國家下達了研制大型飛機的任務。10年后終于開始了首次試飛。但由于種種原因,“運十”飛機項目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下馬。

  據(jù)悉在一批航空專家的不懈努力下,今年3月,十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十一五”規(guī)劃,國家將適時啟動大飛機研制,并且將考慮從政策法律和資金上,給予大飛機項目明確支持。

  未來的航空趨勢,飛機是不是越大越好?面對大家的疑問,程不時笑著表示,目前航空市場需求來看,大型飛機的市場還不大。因此從短期來看,如果再造比空客A380的飛機更大的飛機,沒有多大意義。

  那么,我國要自主研發(fā)大型飛機,究竟該怎么做呢?程不時堅定認為,新設計的飛機,不是對國外某種飛機“照葫蘆畫瓢”的模仿,也不是做一些“小修小改”,而必須是從飛機的任務需求出發(fā),從世界航空技術總庫中挑選合適的手段,通過“工程綜合”來形成自己的設計。

  “研制一架大型飛機通常需要10-15年。”程不時表示,這些年來已經(jīng)欣喜地看到,我國自主研制的ARJ-21支線飛機,將在2008年出廠試飛。

  上海《青年報》供稿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相關鏈接:
 
下一篇:
 
伊拉克襲擊事件150人喪生
圖片新聞
 
熱點資訊
 
· 國際殘疾人日書畫“愛心拍賣會”
· 中國地產(chǎn)年度總評海納咨詢載譽而歸
· 總裁中國式管理班周六開課孫子商法
· 文蒸嘉爾、金貝兒聯(lián)合招生進行中
· 海底世界邀公交司機免費游覽
· 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MBA十班12.16開學
· 85901717《尚可美食熱線》將開通
· 奧普浴霸大型團購火熱報名中
· 走近大師,俄羅斯當代油畫展開幕
· 特別新聞:27家IT名企急招309人
· 北京交大MBA學歷學位班12.6開學
· 海爾&英特爾 創(chuàng)新產(chǎn)品研發(fā)中心成立
站內檢索
 

版式檢索

舊報全文檢索

專題匯總

實用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