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因缺乏護車意識與相關(guān)知識新牌仔愛駕易受傷》的報道見報后,許多讀者紛紛致電,表示對高昂的維修費用感到困惑。順德樂從的陳先生告訴記者,他2002年花了53萬元購買了一輛2.4L排量的新車,四年時間的維修費用竟高達11萬元,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維修的工時費接近4萬元
。另外有一名車主胡先生表示,在最近一次最離譜的維修中換上了一個5元的配件,工時費用竟然高達250元。所以不少車主對于免費檢測后的“維修建議”進退兩難。
佛山領(lǐng)鴻汽車改裝配件公司負責人陳培華告訴記者,關(guān)鍵是要提升車主的用車素質(zhì),不能對維修商的建議盲目地言聽計從,否則會被誤導進行不必要的維修。每個車主都要掌握一定的汽車保養(yǎng)基礎(chǔ)知識,減少維修欺詐頻頻光顧。不少讀者指出,汽車維修費用占生活消費支出比例與日俱增。汽車作為高科技含量的產(chǎn)品,車主與維修商之間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等,在汽車配件與維修費用缺乏監(jiān)管的情況下,利益受損的始終是消費者。他們呼吁保障汽車車主維修權(quán)益的條例應(yīng)盡快出臺。
高昂費用與安全隱患成車主兩難選擇
售后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節(jié)假日甚至周末打出“免費”、“優(yōu)惠”的旗號,成為維修廠爭奪客源的主要手段。真的有那么多免費的午餐嗎?
陳先生介紹,每隔一段時間,車商就會通過短信端口熱情的邀請車主前來進行各種免費檢測。類似陳先生這樣被邀請頻頻光顧維修店的現(xiàn)象,并不是個案。眾多有車一族均表示,許多車主把車開到維修店后,就會免費得到一份檢測報告書。工作人員就會很客氣地告訴車主,什么部件將容易出現(xiàn)故障,你可以選擇維修或者過一段時間再進行維修。一些車主往往在享用完維修廠提供的免費檢測“午餐”后,就在技術(shù)人員危言聳聽的分析檢測報告下,嚇得趕快掏出錢包。眾多的車主常常面對維修點的檢測報告愁眉苦臉,車主總在高昂費用與安全隱患之間,舉棋不定。不少有過多次維修經(jīng)驗的車主指出,一些免工時費的服務(wù),也將費用打在配件的價格上。
換條天線要價三千元
阿海開著一輛日系小轎車,一次在與頭頂?shù)臉淠居H密接觸后,天線只剩下半根。阿海把汽車開回4S店,竟被告知他們的產(chǎn)品庫沒有單一的天線配件,要換必須換整個天線系統(tǒng),所有維修更換費用需要3000元。阿海覺得這個價格太離譜,于是委托朋友在廣州的汽配市場購買天線配件,最后只花了140元買到了一條原廠進口配件。不少讀者指出,只花幾分鐘換個剎車燈泡,配件費用10元~20元左右,工時費卻高達200元。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此種工時費是零件費用的好幾倍的現(xiàn)象并不鮮見。
缺少監(jiān)管 維修價格居高不下
一位不愿具名的維修廠負責人一針見血地指出,缺少對維修費用的監(jiān)管,是導致收費居高不下的關(guān)鍵。以同一輛車為例,車主個人自付的維修費用與保險公司負責賠償?shù)木S修項目的定價相去甚遠。此外,車主所能享受的維修工時費,也與保險公司的價格大有出入。該人士透露,除了保險公司是維修廠的大客戶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保險公司作為一個強大的團體,其有嚴格的監(jiān)控體系,對維修點的配件費用、工時費用等都可以通過調(diào)查,得到一個準確的數(shù)據(jù),作為維修商談判時爭取一個合理的價格的籌碼。而對于個人客戶,對于配件的價格一頭霧水,維修商告訴你什么,就只能信什么。
目前,配件費用和維修費用都是市場自行定價的。同時,由于幾年前有車一族多數(shù)為較早富裕起來的群體。在費用方面,也相對不會那樣斤斤計較,維修行業(yè)已經(jīng)形成一種高價收費的慣性。許多維修商就是利用這些群體的消費心理,而獲取高額利潤。
不少車主指出,汽車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汽車維修也與越來越多人息息相關(guān)。目前,汽車價格在不同程度呈現(xiàn)一種合理的降價趨勢,然而維修費用卻一直居高不下,明顯與當前汽車的重要性極其不協(xié)調(diào)。汽車已逐漸走向?qū)こ0傩占,已?jīng)成為逐漸普及的產(chǎn)品,但維修費用卻沒有順應(yīng)時勢,將價格降下來。
維修指導價亟待出臺
記者致電佛山市物價局12358熱線咨詢時了解到,目前汽車維修工時費用和汽車零配件都是由市場定價,物價部門并沒有相應(yīng)的價格規(guī)定,維修工時費等也沒有設(shè)上限。
負責咨詢的工作人員介紹,消費者最好在維修前多選擇幾家進行咨詢了解。而至于汽車配件的價格,建議可通過網(wǎng)上進行查詢了解,再到維修點進行維修。另外,維修汽車最好光顧有一定規(guī)模的維修廠。
陳培華認為,汽車作為日益重要的社會消費品,由于機械電子技術(shù)含量較高,車主與維修商之間的信息明顯不對等,監(jiān)管部門有必要組織相應(yīng)的技術(shù)人員進行評估,提供相應(yīng)的市場指導價格。否則,利益受損的始終是消費者。
責任編輯: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