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 誘人會員卡:“餡餅”后面“陷阱”多 時下,美容卡、健身卡、購物卡……越來越多的現金會員卡被用作交易支付的工具,使用會員卡已成為一種時尚。會員卡的出現不僅可以給顧客提供更 大的優(yōu)惠,而且可以培養(yǎng)消費者對產品服務的忠誠度,穩(wěn)定商家的消費群。然而為何近來關于會員卡的侵權事件層出不窮呢? 管理制度有漏洞 就像上文報道上說的,卡就只有一份, 既然在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那為什么美容院不采用電腦錄入系統(tǒng),修補此類漏洞。答案也簡單:很多顧客就是沖著“三無限制”來的,有兩三個人共同使用卡,若是采用電腦錄入系統(tǒng),顧客就不能像往常那樣幾個人合用,將影響卡的推銷。為了自己的盈利將風險轉移到顧客身上。 商家開出“空頭支票” 經營者變相耍手段,甜言蜜語騙消費者買優(yōu)惠卡,提出十分誘人的優(yōu)惠條件,錢交得越多得到的優(yōu)惠幅度越大。但是商家的承諾大部分是口頭承諾,一旦消費者購卡,即降低服務質量和標準。當消費者要求退卡時,則以各種理由拒絕退卡,由于消費者拿不出什么書面協(xié)議,所以只能吃個啞巴虧。 以該美容院為例,鼓動顧客辦卡時是“上帝”,“頂級服務,至尊享受”,把顧客伺候得跟皇后似的??傻绒k完卡后就成了“卡奴“了,錢在他手里,一切得聽他的,顧客不繼續(xù)加錢他就對你態(tài)度冷淡,降低服務質量?;蛘吒纱喔阃嫫鹆恕岸阖堌垺?,顧客也只能干瞪眼。消費者可要擦亮眼睛,切不可貪圖小便宜,聽信商家的口頭承諾。 辦卡為名,非法集資為實 會員卡金額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甚至上萬元。這就使一些商家以辦理會員卡的名義,收取顧客大量預付資金。在顧客接受服務的過程中不斷鼓動顧客加錢,不加錢就停止服務,顧客是進退兩難,被牢牢套住。還有的商家當會員達到一定數目時,商家突然改頭換面,更換店主,或者干脆直接關門消失。店主攜款而逃,留在顧客手里的只有一文不值的一張會員卡。 該連鎖美容院在山東聊城市的分店日前就搖身一變,成了干洗店。一位顧客介紹,他先后花費3800元最終升級為“長期”足療卡,使用僅1年;去年7月剛辦的腿部刮痧卡,現在也不能用了。工商部門表示:一旦商家更換了營業(yè)執(zhí)照,就不必再承擔以前的債務責任。店名變了,會員卡也隨即失效,消費者是有苦說不出。 防止被會員卡“卡”住 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 一是對長期的消費卡保持警惕,諸如年卡之類,盡管服務期限越長優(yōu)惠幅度越高,但往往其中的風險也越大; 二是一定要選擇實力雄厚、有信譽的商家,對規(guī)模較小、經營和管理狀況不佳、開業(yè)時間較短或未能證明其合法資格的商家推出的約定服務要慎重選擇; 三是明確自己與商家的權責,要掌握約定消費的期限、價格、質量、管理等條款的文字憑證,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 四是一旦選擇了某一種約定服務,應按照約定條款及時消費,并注意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發(fā)現異常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咨詢或投訴。 (YMG記者 李泉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