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家庭收入支出知多少:收入篇 最近有讀者跟貼說,“我很想知道美國人民平均年收入大概是多少?”以及 “美國家庭每年有多少花費?”??磥碜x者對了解美國人的收支還是有興趣的。今天就美國人的收入中位數再對收入做個簡單的介紹。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收入中位數(Median Income)與平均收入(Average Income)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平均收入是根據收入總數除以收入人數得出的,有時不能準確反映大多數人的收入情況;而收入中位數則是指一半人的收入在這個數值之上,一半人在此之下,這個數字更能反映普通人的真實收入情況。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統(tǒng)計,2009 年家庭收入中位數(Median Household Income )為49777美元,比2007年的51965美元減少了4.2%,這可能是經濟危機的結果,不過也可以看出,經濟危機對家庭收入造成的沖擊并非傳媒報道的那么可怕。 2009年全美共有1.17億戶家庭。當年人口約為3億人,平均每個家庭約為2.56人。不同家庭類型間的收入差別較大:雙親家庭收入中位數是 71830美元;單親父親家庭的收入中位數是48084美元;單親母親家庭的收入中位數是32597美元。從這個差別中可以看出,單親父親家庭的收入比單親母親家庭的收入要多出15487美元,幾乎是單親母親家庭的收入的一半,這個現象說明男女間的收入還是有較大差別的。 如果從種族分類看,亞裔家庭收入最高,收入中位數是65469美元;其次是白人家庭,收入中位數是54461美元;接下來是西班牙語裔家庭,收入中位數是38039美元;排位最后的是黑人家庭,收入中位數是32584美元。從這個排名看,亞裔家庭收入是黑人家庭的一倍多,比白人家庭還要多,這個情況是否表明亞裔真的收入很高呢?其實未必,因為亞裔多為雙親家庭,而黑人中單親家庭則很多,白人單親家庭的比例也比亞裔高??紤]到雙親因素,亞裔家庭的收入其實還不到雙親家庭收入 71830美元的中位數,不能算高。 如果從年齡的角度看,45到54歲這個年齡層的人收入最高,中位數為64235美元;其次是35到44歲,收入中位數為61083美元;接下來是 55到64歲,收入中位數為56973美元;再接下來是25到34歲,收入中位數為50199美元;收入最少的是15到24歲,收入中位數為30733美元。35歲到54歲這兩個年齡層的中間收入超過6萬美元,也就是說這20年是工作者收入最多的階段,也是人生的黃金階段。使我驚訝的是15到24歲這個年齡層的收入,從統(tǒng)計數字看,這個年齡層收入最少,只有3萬左右;但要知道這個年齡層的人基本上是從中學到大學的學生,或者是中學一畢業(yè)就工作的人,收入少乃是意料之中的,但平均居然有3萬,考慮到年齡以及讀書等因素,這個收入不能算少。 2009年美國共有4360萬人處于貧困標準線以下,占人口比例的14.3%,這是1994年以來的最高比例,但大大低于1959年的22.4%。貧困標準如何制定、收入標準定多少不僅直接影響貧困人口比例,也直接影響民眾中誰能接受政府補助,同時也影響到政府的財政支出,所以是十分重要而又敏感的內容。 根據人口普查局2009年的標準,按家庭人口多少,收入低于以下水平的為貧困人口: 一口人:10956美元 兩口人:13991美元 三口人:17098美元 四口人:21954美元 五口人;25991美元 六口人:29405美元 七口人:33372美元 八口人;37252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聯邦政府的貧困標準,除了人口普查局的標準外,還有一個衛(wèi)生及公眾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標準,這兩個標準雖然大同小異,但還是略有不同的。人口普查局的貧困標準主要是從統(tǒng)計的角度分析哪些人屬于貧困人口;而衛(wèi)生及公眾服務部的貧困標準則是領取福利補助的標準,與民眾的切身利益關系更加密切。衛(wèi)生及公眾服務部的家庭貧困標準如下(不包括夏威夷以及阿拉斯加,這兩個州的生活指數較高,貧困標準也相應提高): 一口人:10830美元 兩口人:14570美元 三口人:18310美元 四口人:22050美元 五口人:25790美元 六口人:29530美元 七口人:33270美元 八口人:37010美元 美國家庭收入支出知多少:支出篇 談美國的家庭收支情況,當然不能只談收入不談支出。但相對來說,談收入比較容易一些,因為每個家庭的收入雖然有很大的差別,但根據統(tǒng)計數字還是能夠做出大致的判斷,原因是美國人的灰色收入很少,統(tǒng)計數字統(tǒng)計不到的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對不同類型家庭的收入情況可以有比較詳細的描述。但支出情況就不同了,原因是即使是同一個類型的家庭,在收入大致相同的情況下,每家的支出,可以因為各人消費觀的不同而千差萬別,大不相同。以雙親家庭收入為例,假如同樣收入為7萬美元一年,自己買房住與租房住的支出就相差很大;有汽車與沒有汽車的支出也不相同;子女上大學還是上小學支出更是不一樣;有人節(jié)省,有人大手大腳,難以一概而論。現在有讀者想了解美國家庭的支出情況,那我就勉為其難,但希望讀者了解所談支出只是個案,不能推而廣之。 拿紐約市皇后區(qū)的一個丈夫35歲、妻子31歲、年入51000美元的家庭為例,看看這家人家的開銷。51000美元比2009年家庭收入中位數 49777略高一點。這家人家有一個讀小學的孩子,住在自己買來的合作公寓中(紐約皇后區(qū)的高樓有許多屬于合作公寓,房價相對比較便宜,但每月的管理費較高,同時房子的買賣以及出租都受到公寓管理委員會的嚴格限制)。這家人家買的是兩房兩廳的單元,一年前買入價是16萬美元,頭款百分之二十去掉32000 美元,貸款12萬8千,30年固定貸款利率為5%,目前每個月還款687美元;合作公寓每個月的管理費840美元包括水電煤氣;房屋稅每個月205美元;由于住在法拉盛,公共交通方便,這家人家只有一輛2006年的豐田車,每月的汽車保險為45美元;汽油費大概120美元;這家人有公司提供的醫(yī)療保險,每個月自己交付的月費以及其他醫(yī)療費用為380美元;此外還有人壽保險,夫婦倆每個月60美元;三個人的伙食開銷每個月大概在500美元左右;另外手機、電話、電視、互聯網的開銷每個月不到200美元。以上支出合計約為3037美元。 每個月這個人家的收入是4250美元,支出3037美元,支出占收入的72%;這家人家每月存入退休賬戶500美元(按規(guī)定最多可以存入833美元,這部分錢在提取之前不必交所得稅),這樣他們每個月剩余的錢為713美元。 根據這家人家的房貸還款情況看,他們在繳稅時,一定是使用標準繳稅法,年收入51000美元,減去6000美元退休存款,調整后的收入是45000 美元;去除標準減稅額11400美元以及每人3650美元的減稅額(3人),應該交稅的收入為22650美元。據此,他們一年應繳的聯邦稅為2556美元;但根據他們的收入,夫婦兩人可以獲得800美元的退稅(Making work pay credit),這樣他們交的稅便是1756美元(他們有一個讀小學的孩子,很可能還有其它免稅額,此處略去不計),折合每月146美元。此外他們還需要繳納每月247美元的紐約州稅以及紐約市稅,這樣,減去交稅的部分(713-146-247),這家人家每月還有320美元的余錢。但前面提到的開銷,只是每個月必須的,并不包括其它各項開銷,比如購買服裝、旅游、添置日常用品、外出就餐、看電影聽音樂會等娛樂開銷,所以,從經濟上看,這家人家并不寬裕,但也夠用了。 需要指出的是,從這家人家的收入看,他們應交的聯邦稅只有1756美元,只占實際收入的3.4%,根本不是通常人們以為的25%的稅率,很多美國人都弄不懂這方面的實際情況,外國傳媒就更加“蒙差差”了。 另外,這家人家每月存入500美元退休金,占每月收入的將近12%,這個儲蓄率在美國來說是很高的,假定這個儲蓄額不變的話,到他們67歲退休時,可以有20萬左右的存款,加上雇主存入的相應部分以及每年的投資成長率,很容易超過百萬美元,那是一筆可觀的數額。 上述這個家庭的收支情況只是個案,現在再用政府的統(tǒng)計數字來做驗證,看看整體的情況。根據美國勞工統(tǒng)計局的資料,2008年消費家庭(consumer units)稅前平均收入為 69456美元,消費支出為53785美元,支出占收入的77%;其中 35歲到44歲的消費家庭收入為86709美元,支出為64195美元,支出占消費的74%,與上述紐約這戶人家的消費支出72%的比例差不多。所以大致可以說,不包括繳稅的部分,美國家庭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大概在7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