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wǎng)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wǎng)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國內國際 > 正文

沂水春秋古墓難覓墓主遺骸 出土神秘玉器(圖)

來源:山東商報 2012-04-22 13:59:22

考古人員用保鮮膜封裝主棺室

  昨日,考古隊專家李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目前的已發(fā)掘的人骨、動物骨骼的出土狀況來看,只要沒有意外情況,主棺室的墓主人的遺骸保存狀況應該相對完整,畢竟這些遺骨都是處于同一墓坑的相同環(huán)境之中。但李健同時強調,目前的種種推測只有當發(fā)掘工作完全結束時,才能由事實說明真相,考古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探知的過程。

  ■大膽猜想

  1

  古墓是否為

  衣冠冢、雙層墓?

  珍寶不斷出現(xiàn),遲遲不見墓主人遺骸,春秋古墓的發(fā)掘引發(fā)了人們對古人的種種好奇和猜想,有人甚至做出大膽的推測——這座古墓是不是衣冠冢?或者是出于防盜目的而修建的“雙層墓”。

  據(jù)了解,在我國古代衣冠冢也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受當時運輸條件、尸體保存技術的限制,很多諸如在戰(zhàn)事、旅途中意外身亡的古人,由于不能及時下葬或難以找到尸骨,所以,后人往往會將逝者的衣服、禮冠、生前喜愛的物件葬入墓室,以寄托哀思。

  此外,有人還有一種大膽的推測,沂水春秋古墓是不是一座雙層墓?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古代,出于防盜的目的,有些墓葬在建造時將結構設置為雙層,上層為虛冢假墓,下層則是放置墓主人尸體和珍貴隨葬品的真正墓室。

  盜墓者挖掘盜洞,一般從地表向下挖,從墓葬上方打盜洞,這樣,盜墓者首先進入的便是上層墓室,也就是造墓者修造的假墓室。一般說來,造墓者會在假墓室中放置一些簡單的隨葬品。盜墓者進入假墓室后,發(fā)現(xiàn)了隨葬品后誤以為已大功告成。這樣,隱藏在上層虛冢之下的真正墓室就得以保存,墓主人真正的尸體和珍貴的隨葬品也會免遭劫難。

  2

  古墓何人所建

  存在兩種觀點

  究竟是何人在這樣一座易守難攻的崮頂上修建如此高規(guī)格的墓葬?從沂水春秋古墓發(fā)現(xiàn)開始,就一直是個謎團。

  隨著發(fā)掘的不斷深入,有專家認為古墓和沂源東安古城有關聯(lián),因為古墓離沂源東里鎮(zhèn)東安村只有短短幾公里的路程,考古專家告訴記者,在東安古城遺址,考古人員們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春秋時代的古城遺址和堆積,當時只有古城,并沒有發(fā)現(xiàn)墓葬,這一奇怪的現(xiàn)象在當時成為不解之謎,如今,在相隔幾公里外的紀王崮發(fā)現(xiàn)這個春秋時期的古墓,很有可能與沂源東安古城有關聯(lián)。

  然而,與此同時春秋古墓卻有著另一種解讀,有專家提出,崮頂春秋墓建造時,東安古城尚不存在。山東省文物局原副局長、省考古所研究員王永波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地理情況看,受制于供水、交通、糧食等因素,天上王城崮頂不足以支撐一個國家。因此,與周邊某座古城是否有關是最常態(tài)的考古推理?! ?/p>

  盡管已有多名考古專家懷疑崮頂春秋墓是由當年東安古城統(tǒng)治者所建,依據(jù)是兩者離得較近。不過,前不久省內知名文博專家、原莒縣博物館館長蘇兆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東安古城成為都邑的時間晚于春秋墓葬,因此不具備建墓的條件。這使得“東安古城說”有了不同的解讀。

  據(jù)《中國歷史地圖集》記載,古代山東在春秋、戰(zhàn)國、秦都沒有“東安古城”地名,到了西漢時,才有城陽國下轄的東安縣,在現(xiàn)沂南、沂水之間;東漢時東安縣歸瑯琊國,在現(xiàn)沂水縣南面。

-

相關鏈接

上一篇:傳中國將向IMF注資600億美元 總裁專門致謝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