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天氣 | 百寶箱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國際 > 正文

走進艾滋病人圈子生活 半數向家人隱瞞病情

來源:法制晚報-- 2012-12-01 16:45:39 字號:TT

在北京的辦公室,民間艾滋病組織的人正在布置房間攝/記者吳海浪

在北京的辦公室,民間艾滋病組織的人正在布置房間攝/記者吳海浪

  今天是第25個世界艾滋病日,全社會的目光再次投向這個神秘的群體。然而對于李虎和小義來說,他們卻生怕這又是一輪“關注——平淡——遺忘”的開始。

  作為京津兩地艾滋病民間組織的負責人,兩人有著共同的感受,“希望除了12月這幾天,我們這個群體也能得到更多的關注?!毙×x這樣說,不過他也承認,社會已開始更多地關注著這群人。

  根據衛(wèi)生部通報的情況,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

  事實上,因為現實中存在的歧視和心理上的巨大壓力,使許多艾滋病人將自己包裹在小圈子中互相取暖,以求得到慰藉。而其中也不乏像李虎和小義這樣的人已經開始行動起來,通過各種方式來吸引社會的目光。

  在今天這樣一個日子,讓我們走近這個神秘的群體,了解他們不為人知的“圈子生活”。

  圈子·現狀A面:只和病友說心里話

  對于艾滋病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因為圈子分成陰陽兩部分,而且很難說哪面是陰哪面是陽。

  小義和李虎都是在確診感染艾滋病的次年就加入了各自的組織。除了為病友提供醫(yī)療咨詢、聯(lián)系醫(yī)院等幫助,他們一個共同的形容就是,“我們像家人一樣在一起?!?/p>

  大家互相傾訴、相互取暖。因為遭遇類似,幾乎可以將心中大部分的苦悶、困惑一吐為快。似乎也只有病友之間可以互相理解。

  小義形容,其實不管在哪里,艾滋病感染者都是跨著兩個交際圈子:一個是患病前的親友,一個是這些同病相憐的病友。

  而他們的人生則因為這兩個圈子被分成了兩個完全獨立的部分,“這兩個圈子幾乎沒有任何交集?!毙×x說。

  B面:半數人不跟家里說

  老家在北方某省,來京數年,家人只知道小義在做著一份與醫(yī)院有關的工作。

  “我一直沒有告訴他們自己的病情?!毙×x解釋說,不想讓家人為此擔心。據小義估計,在北京他接觸的感染者中,至少有一半人未向家人透露自己的病情。

  實際上,艾滋病感染者也像正常人一樣熱愛生活,也有著自己的愛好,也會為了事業(yè)打拼。

  小義承認,當他和過往的朋友在一起時,甚至一度會忘記自己得病的這個事實。

  “回到我們自己這個圈子時,我們會開玩笑說,如果你得病前的朋友不多,證明你之前做人很失敗。”

  但所有人都嚴格遵循兩個圈子不交會的原則,在天津“海河之星”,任何想加入該組織QQ群的感染者,事先都要經過李虎等負責人的親自審核。

  而在北京,當有外地的感染者想要加入時,小義同樣會嘗試通過當地的民間組織核實身份。

  圈子·規(guī)則禁忌:兩個圈子要保持絕緣

  兩個圈子同樣重要。對于患病前的那個交際圈子,病情的隱瞞是必然的?!俺瞬恢牢业昧诉@病,其他一切照舊?!毙×x形容說。

  每當有新的感染者來到恬園工作室,小義等人的建議都是在半年內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病情,最終是否透露由每個人獨立思考決定。

  當有新感染者對此困惑時,小義總會這樣勸解他們:“即使你告訴了周圍的人,又能改變什么?”

  不過小義否認了是因為害怕遭到拋棄不向家人透露病情,“事實上,這種情況很少發(fā)生?!?/p>

  跨著兩個圈子,在小義看來,想將他們交會在一起,代價是“慘重”的。

  李虎的微博上貼出過一張聊天記錄的截屏,一位想加入者和他爆發(fā)了激烈的爭吵。起因就是李虎需要通過電話詢問,來確定該人確實為艾滋病感染者。但即便如此,這樣的措施也必不可少。

  曾有一位病友,嘗試著將自己的病情告訴了一位單位的同事?!笆顷P系很好的那種?!毙×x補充道。當第二天,這位病友再次來到單位時,一間單獨的辦公室已經為他準備好了?!翱赡軙信笥牙斫饽?,但消息擴散出去,歧視總還是免不了的?!?/p>

  但在小義的兩個圈子中,卻有著一個交集。一位初中同學,在家鄉(xiāng)從事著相關的疾病防治工作,兩人在一次座談會上相遇。

  “他按照病人通訊錄撥通了我的電話,在聽到我的聲音后確認了一切?!毙×x說,和那位同學至今保持著聯(lián)系,他也會向小義咨詢一些和艾滋病感染者溝通的技巧。但這樣的“穿越”極為罕見。

  戒備:怕歧視心理帶來焦慮

  對于艾滋病感染者來說,心理的變化有時候更需要關注,他們心理上始終保持著戒備。

  “最初感染時是恐懼,擔心自己活不久了。”小義解釋說,在真正了解艾滋病后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因為擔心歧視而發(fā)生劇變。在這個時期,很多選擇可能都是錯誤的。

  幾年前,北京一些區(qū)縣的疾控中心,會在大廳驗血叫號時喊出感染者的名字。這讓許多人不舒服。

  “其實這樣喊出名字,也沒人知道你得了什么病?!钡×x解釋,艾滋病感染者在這方面的戒備和恐懼,標準要高于常人。任何可能泄露身份的行為都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

  在小義看來,社會大環(huán)境未改變之前,艾滋病感染者隱瞞病情是必然的選擇。

  如今,隨著組織活動的增多,小義和李虎都會出席一些活動。但一些“規(guī)定”從未改變,比如小義出席活動前,主辦方總會告知參與者現場一定不能拍照。

  實際上,很多艾滋病感染者都有類似的戒備心理,他們很擔心自己被人知道真相,而這種擔心既保護了他們,同時又讓他們感到一定程度的焦慮。有時候這種焦慮不啻于一種折磨。

  有時候艾滋病感染者會向記者表達自己的愿望:希望社會上的人能像對待感冒一樣對待自己的病,但是他們又承認,對于歧視的擔心讓他們自己也無法像感冒病人一樣行動,而多數艾滋病感染者相信,社會一定會對他們進行歧視。這成了這個群體共同的心結。

  不過,慢慢地這種戒備也有松動的跡象,在社會上進行各種艾滋病知識宣傳,小義同樣“有選擇”地透露自己的身份?!耙话阒皇窃诤痛髮W生接觸時告訴他們自己是感染者,因為他們的認知程度比較高?!?/p>

  圈子·行動 民間組織互助聯(lián)合行動打破隔閡

  實際上,民間艾滋病組織一直都在嘗試著互助并融入社會。在今天,小義將參加包括疾控中心、大學校園等方面組織的四個艾滋病宣傳活動。這也是他們最忙的時候。

  實際上,平時各種民間組織的活動也非?;钴S。

  在天津民間艾滋病組織“海河之星”的工作地點,記者采訪時也有幸旁聽了一次他們的會議。會議議題就是籌備年底將舉行的一系列總結和活動。

  除了為病友普及醫(yī)學知識、進行心理疏導,對于一些用藥遇到困難的病友,李虎他們也會幫助聯(lián)系藥廠,甚至提供經濟方面的幫助。

  而在北京,小義的工作條件則相對更完善一些,他們的辦公場所就設在北京收治艾滋病的定點醫(yī)院——佑安醫(yī)院?,F在很多人通過小義等志愿者的幫助聯(lián)系化驗、領藥等事宜。每天工作室都會有5位感染者作為志愿者在這里值守,時間和醫(yī)護人員的上下班時間相同。

  在佑安醫(yī)院領過藥的患者,恬園工作室都會為其建立一份檔案。有別于病歷,這份檔案中記錄了每日身體情況、醫(yī)生處理意見等事宜,下次就診時便可通過這份檔案,幫助感染者與醫(yī)生溝通。

  幾年的接觸下來,他與相關科室的醫(yī)護人員都已熟悉。相互串門是常事,一些參加聚會的醫(yī)護人員家屬也知道了他感染者的身份。

  “只有先消除了醫(yī)護人員的歧視,才能消除整個社會的歧視?!闭f這話時,來幫忙的護士正忙著和志愿者商量中午外出就餐的地點。

  記者感受 這幫哥們兒不難打交道

  一開始,我與這個群體打交道也是帶有一絲畏懼和戒備的。除了對艾滋病本身的恐懼,對于這個人群的不了解也讓我心里沒底。

  與李虎的初次接觸是因他爆出“小峰被拒診”事件,11月20日我通過微博聯(lián)系,他很痛快地給了手機號,還回復“感謝關注”。我此前的擔心減少了些。

  但當我電話采訪中問到小峰的真名時,他表現得十分生氣,雙方的談話氣氛一度十分緊張。

  之后我給李虎發(fā)了短信,表示因為不了解他們的禁忌可能有些冒失,希望他們原諒。而李虎表示會盡力配合,這才讓采訪得以進行下去。事后他解釋,即使在圈子里,他們也稱呼對方的化名,這是他們的一條很重要的底線。

  11月22日,我在天津與李虎初次見面,李虎北方人的爽快性格,讓我們之間的交流順暢許多。

  交流中我很自然地接過他遞來的香煙抽起來,像老友一樣攀談。時不時他臉上浮現的笑容讓我放心不少,至少沒再冒犯到他。

  只是當提到手術時是否應該驗血的問題,李虎顯得情緒比較激動,非常堅持自己的“不應該查”的觀點??吹贸?,李虎是一個非??释磉_的人。

  最后,我忐忑地提出希望為“海河之星”工作地點拍照。沒想到這個有點“過分”的要求被李虎欣然應允:“我相信你的職業(yè)操守?!?/p>

  隨后幾日,報道刊發(fā),而幾次撥打李虎的電話卻沒人接,我再次擔心是不是哪里做得冒失了。

  但李虎的短信隨后便至:“抱歉,剛才不方便,咱們明天聯(lián)系吧。”

  這幫哥們兒,只要你對上他們的點,并不是一群難打交道的人,而這個點就是你要付出真心和愛心。

  文/記者劉汨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