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實了!人體免疫系統(tǒng)能“記住”新冠病毒一年以上
抵御新冠病毒的攻擊后,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tǒng)能不能“記住”?
如果能,感染一次新冠是不是有機會終身免疫。如果不能,那么應該在多久后加強免疫……
新冠病毒感染后人體的免疫記憶問題,始終是應對疫情的焦點。10月5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劉軍研究員聯(lián)合高福院士、武桂珍研究員團隊在權威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發(fā)表研究顯示,人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記憶能夠維持一年以上,感染后一年仍具有新冠特異性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記憶的康復者比例分別為95%和92%。
“我們對101名新冠肺炎康復者進行了半年和一年的回訪,通過血清樣本的多項檢測,包括對活病毒的中和反應,以及免疫記憶T細胞的病毒特異性檢測,來探測免疫抗體和免疫記憶T細胞是否還存在?!?0月7日,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劉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追尋”免疫記憶
免疫記憶究竟如何追尋?
如果想知道一個人有沒有記憶,只需問:記住了嗎?
“想知道免疫系統(tǒng)在新冠感染有沒有記憶,是要找到有沒有相關的T細胞和B細胞?!眲④娊榻B, T細胞及B細胞等獲得性免疫因素是免疫記憶的關鍵。
新冠康復者免疫記憶隨訪研究流程圖
因此,研究工作要“釣”出免疫記憶相關的細胞,就得先制造特別的、能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記憶細胞匹配的“記憶片段”作為“餌”。
這個“記憶片段”就是新冠病毒蛋白質的“小片段”多肽,它們將引起在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細胞中的T細胞的“記憶回閃”,再次激發(fā)免疫反應,最終通過顯色反應發(fā)現。
因此,“餌”的設計至關重要,它即要有特異性,又要有靈敏性。
這就好比在一部影視庫里尋找《長津湖》最打動你的片段,抗美援朝的相同題材很多,如何用最特異、又不超過1分鐘的影視片段作為檢索詞,就能鎖定想找到的劇情呢?
針對新冠病毒顆粒上的S蛋白、M蛋白和N蛋白,團隊分別設計了針對S1、S2、M和N蛋白的特異性肽池,“圍獵”免疫記憶細胞的“獵捕”。
為了提高特異性,研究團隊還專門合成了針對新冠特異性肽的四聚體復合物,對免疫記憶T細胞進行“立體”搜索。
一年內,免疫記憶竟沒有“消退”跡象
在對101名康復者的血細胞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記憶細胞搜尋后,研究團隊發(fā)現,93%的康復者在發(fā)病后6個月存在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免疫記憶,這種特異性T細胞免疫記憶在92%的康復者中可持續(xù)至發(fā)病后12個月。
“我們發(fā)現,發(fā)病后12個月與6個月相比,康復者的病毒特異性記憶T細胞百分比并沒有顯著下降?!眲④娬f,這意味著,免疫記憶仍將持續(xù)。
免疫記憶細胞有不同的種類,團隊還對中樞記憶性T細胞和效應記憶性T細胞做了分類尋找,結果表明后者占多數。
“這意味著針對病毒特異的T細胞免疫記憶依然存在,可用于抵御再次感染?!眲④娬f。
而更有意思的是,T細胞免疫應答水平與疾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康復者在感染時癥狀越嚴重,免疫記憶“越深刻”。
與此同時,針對S蛋白的T細胞記憶水平與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水平呈正相關,即抗體水平越高,T細胞免疫記憶越顯著。說明人體針對新冠的兩道記憶“防線”是相輔相成的。
一年后,特異性抗體持續(xù)存在
研究者同時對特異性抗體進行了檢測,并進行了規(guī)律分析。
研究顯示,95%以上的康復者中,特異性IgG抗體和中和抗體可在發(fā)病后6個月至12個月持續(xù)存在,其滴度與急性期的嚴重程度成正相關。在發(fā)病后6個月及12個月時,中和抗體也沒有明顯消退跡象。
新冠康復者抗體和T細胞免疫水平統(tǒng)計分析示意圖
“特異性的T細胞免疫記憶和抗體能持續(xù)至少一年以上,這對個體避免再次感染新冠病毒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眲④姳硎?,免疫記憶特征的研究和相關機理的完善也會為疫苗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
“我們還發(fā)現至少有26%康復者在發(fā)病后12個月仍能檢測到IgM抗體,推測IgM在部分康復者中的長期持續(xù)存在可能是COVID-19的感染免疫特征之一,其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眲④娬f。
據介紹,該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和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等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