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應用抗凝冰瀝青路面技術 S213龍青線大中修工程二標段主體完工
6月9日下午,S213龍青線G308至萊西即墨界段大中修工程(以下簡稱S213龍青線)二標段主體完工,標志著青島市公路品質(zhì)提升三年攻堅行動取得又一階段性勝利。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創(chuàng)新應用了抗凝冰瀝青路面技術,這在我市國省干線大中修項目中尚屬首次。隨著項目完工,進一步改善了路面行駛質(zhì)量,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S213龍青線是萊西西部重要的交通要道,近年來由于路面瀝青老化、車輛荷載反復作用,路面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病害,全線路面病害主要以縱橫向裂縫、塊狀裂縫、龜裂為主,對道路使用性能和通行能力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本項目起自萊西境內(nèi)G308至夏格莊北段及夏格莊南至萊西即墨界段,全長27.38公里。其中,青島路橋建設集團承建本項目二標段施工,全長10.64公里。自去年11月7日開工以來,青島路橋建設集團科學組織,精密籌劃,施工進度穩(wěn)居全線前列。由于沿線村莊較多,路橋集團制定了“分幅、分段”的施工方案,盡可能為村民留出更多的出入口,為村民的日常出行和小麥夏收提供了極大便利。進入二季度以來,為了加快施工進度,路橋集團施工采取“歇人不歇機”“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確保工程保質(zhì)保量完成。
在順利完成施工任務的同時,路橋集團在施工中大量應用“四新”技術,為S213龍青線賦予了更高的科技含量和環(huán)保標準。作為一級公路,S213龍青線技術標準較高,青島路橋建設集團負責二標段施工應用到了瀝青冷再生、瀝青熱再生、高模量抗車轍和新型抗凝冰瀝青路面4項“四新”技術。
其中,瀝青冷再生、瀝青熱再生能將舊路面銑刨料通過加工后進行二次使用,不但節(jié)能環(huán)保,更可以有效節(jié)約投資。據(jù)統(tǒng)計,S213龍青線通過冷再生和熱再生工藝節(jié)約石料1.8噸,節(jié)省投資約200萬元。高模量抗車轍劑是基于高分子材料復合改性技術,可使普通瀝青混凝土動穩(wěn)定度達到8000次/mm以上,滿足高模量瀝青混凝土技術體系,能有效減少路面車轍的產(chǎn)生??鼓鶠r青路面技術系我市國省干線大中修項目中首次應用,它是將抗凝冰材料摻加到瀝青混合料中代替部分或全部礦粉,在行車荷載或毛細管壓力作用下不斷釋放出來,能主動融冰化雪、降低冰雪與路面黏結(jié)力等作用,具有“抗冰防水、小雪自融、大雪不粘、耐久環(huán)?!钡奶攸c。(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蘇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