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APP

打開

央媒看青島 | 《經(jīng)濟日報》關注青島:今昔上街里

2024-10-05 08:52    經(jīng)濟日報

經(jīng)濟日報2024年10月5日8版

如果跟一個青島人聊天找不到話題,那“中山路”定能讓他打開話匣子。

老一代青島人,習慣將青島中山路及周邊街區(qū)稱為“街里”——繁華市區(qū)。幾乎每個青島人都有自己關于“街里”的故事,這個故事里,有人哼唱童謠“一二一,逛街里,買書包,買鉛筆,到了學校考第一”;有人見證老字號商海沉浮,心系此處……

“先有中山路,后有青島城?!敝猩铰氛找娺@座城市的變遷,也承載著人們的記憶和情感。近幾年,這片區(qū)域有了一個親切又新潮的名字:上街里。

洋氣

“街里”,“街”指中山路及其周邊街道,“里”則是指里院。青島美譽“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里院正是“紅瓦”由來處。

中山路南起經(jīng)典景點棧橋,北接大窯溝,長約1500米。在其周邊,有浙江路、黃島路、四方路、銀魚巷等多條街道,共同構(gòu)成了“街”。這里還保存著一大批有百年歷史的歐式建筑。

“里院”過去是歐式建筑群里的居住區(qū),由西式洋樓與四合院結(jié)合而來,商住一體,亦中亦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里院作為民居普遍存在,青島目前保留里院370個,較大的里院都有一個別致的名字:太興里、三江里、駿業(yè)里、平康五里……幾經(jīng)變遷,有180多個里院成為重要的文旅資源。

“20世紀30年代,以中山路為中心,包括膠州路、即墨路、北京路、四方路、天津路等20多條規(guī)模、特色不一的商業(yè)街縱橫交錯,組成了青島開辟最早、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區(qū),而這就是幾代青島人親切稱為‘街里’的地方。”青島老照片館館長劉云志說,隨著棧橋作為青島港海運中轉(zhuǎn)的主要碼頭,一大批洋行、飯店、商號、店鋪陸續(xù)出現(xiàn)在了現(xiàn)今中山路南段一帶。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街里的繁華到達頂峰,成為青島最“洋氣”的所在:健美褲、牛仔服、外貿(mào)尾單……和著改革開放的時代節(jié)拍,來到這里的人率先與個性潮流相擁。

進入上世紀90年代,青島以東部大開發(fā)為主導的城市規(guī)模大擴容,中山路漸漸失去作為城市地理和政治、文化、商業(yè)核心的地位,多個商圈陸續(xù)崛起,加之中山路身為歷史文化街區(qū)承載現(xiàn)代商業(yè)的能力有限,商業(yè)流失、人口流出,中山路步入沉寂期。

如何喚醒沉睡的老街、盤活文化遺產(chǎn)、適應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需求,成為城市更新中的一道必答題。

大氣

晚風中,黃島路17號平康五里,溫柔的泛黃燈光讓人仿佛回到舊時光。

音樂響起,頭戴笠帽的漁民姑娘們在每個樓層的走廊上翩然起舞,舞步如潮水,時而靜謐,時而洶涌,也映照著人物內(nèi)心的波瀾起伏,場面震撼引來觀眾陣陣掌聲;另一個場景里,戴著紅領巾的孩子們圍坐在老師身邊,一臺收音機引起一片遐思,金黃的銀杏樹葉如雨般落下……這座島城少有的四層里院建筑,構(gòu)成一個絕佳的現(xiàn)實舞臺。

作為《百年中山路》舞劇IP的組成部分,《上街里的故事》演繹了平凡人在時代洪流中的悲歡離合。“每次演出都能遇到主動觀演的鄰里街坊,還有為舞劇而來的藝術愛好者,建筑不斷新生,你我不斷前進,我們等您觀演。”在上街里微信公眾號上,主辦方深情寫道。

近幾年,青島市市南區(qū)加大歷史城區(qū)保護更新力度,遵循“修舊如舊、恢復原貌、合理利用”的原則,將上街里改造作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一號工程”。

《百年中山路》取材自街區(qū)歷史,將老街老院作為天然舞臺,通過多點位演出帶給觀眾沉浸式動態(tài)體驗,實現(xiàn)“人在戲中、戲呈路上、人戲合一”的演出效果。

除了以演藝業(yè)態(tài)續(xù)寫光陰故事之外,更多的新業(yè)態(tài)、新場景在上街里落地萌芽、茁壯成長。

“頭戴盛錫福,腳踏新盛泰,身穿謙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戲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飯春和樓,看病宏仁堂。”在修葺一新的上街里·老字號展覽館內(nèi),店長張鑫宇向研學的孩子們說起這段順口溜。

有城市記憶館、老照片館、老字號展館講述城市發(fā)展歷程,也有巧克力博物館、各類主題藝術裝置、展覽市集及城市音樂角帶來浪漫驚喜。在百年建筑安娜別墅,不少情侶在玫瑰花瀑布前打卡留影,安娜別墅主理人李曉杰說,這里成為了市南區(qū)海誓山盟婚戀IP的流量端口,推出的蓋章百喜圖、庭院演出等體驗活動廣受歡迎。

“小時候住在姥姥家,最喜歡穿過門洞抬頭看掛滿衣服的天井?!痹谛蘅樢恍碌姆蔽衾镌好袼?,老住戶滕媛特意帶孩子來感受她的童年,那些斑駁的墻面、長滿鐵銹的欄桿,那些捉迷藏的日子都一去不復返。但建筑布局還在,走進天井,室外樓梯連接兩側(cè)走廊,在高空中明暗交錯、線條交織。

從前這里是個鄰里和睦的大雜院,如今這里成了配套共享餐廳、共享辦公的民宿。店長靳海藍說:“目前民宿出租率能達到90%以上,入住的多是年輕人?!?/p>

由青島特色民居里院改造而來的繁昔民宿,吸引了大連游客孫瀟濛:“我喜歡‘繁昔’這個名字,于繁華市井中感受往昔的記憶。”

圍繞“食、宿、戀、集、禮、博、游、樂、學”九大要素,百年老街里正在成為時尚體驗街區(qū)。

“干杯!”在太興里,一群游客圍坐一起,頻頻碰杯?!袄嘶ā焙汀捌【苹ā笔乔鄭u夏日旅游的兩大利器。

“我們開展上街里‘逛春天’‘庭院藝術節(jié)’‘啤酒節(jié)’‘賞秋天’‘逛街里節(jié)’等節(jié)慶活動,游客不論哪個季節(jié)來到上街里,都有獨特的體驗?!鼻鄭u海明城市發(fā)展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工作人員楊福海說。

歡氣

“樂隊、非遺、曲藝聲樂,都‘長’在我的興趣點上!”“00后”姑娘李欣遙跟著歌手嗨唱。漫步老城區(qū),游客們常會遇見街頭藝人表演。

“我們通過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歷史街區(qū)的游客主要是19歲至44歲的中青年客群,有效消費群體年齡則在25歲至34歲之間?!鼻鄭u海明城市發(fā)展有限公司招商運營部經(jīng)理吳鵬說。

上街里不僅吸引青年人打卡,更吸引了一批年輕人留下來。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邱子洺將山茶花酒吧開在了一處下沉廣場,他對上街里未來發(fā)展充滿信心:“這里正在起勢,日新月異,欣欣向榮?!?/p>

“年輕人更懂年輕人?!蓖跫倚袷俏粍偞髮W畢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者。他將酒館與畫廊結(jié)合,開辟出全新的社交空間,吸引了青年藝術家的關注?!坝腥艘驗楫嬚箒淼竭@里,發(fā)現(xiàn)可以喝一杯;有人因為美酒來到這里,發(fā)現(xiàn)還有不錯的畫展,互相引流,彼此成就。”王家旭說。

與他相鄰的店鋪,是一家主打少女風的日系古著店。女生們在店內(nèi)挑選試穿,店主李威在門口為薔薇花澆水,她的兩只小貓正瞇眼曬著太陽,“10多年前我第一次來青島的時候就來了中山路,去年終于在這里開了這家‘夢中情店’”。

在三江里“創(chuàng)業(yè)里院”,萌芽于三江里,主打拍立得拍照的“失物招領”照相館,單日平均客流量已突破500人次,如今已在全國開出12家分店,成為街區(qū)創(chuàng)業(yè)榜樣。

三江里的前身,是當年老舍等一眾文化名人賞過戲的三江會館。而今,這里已成為受青年人青睞的場景化沉浸式休閑生活街區(qū)?!坝媚贻p人的視角和表達方式,搭配年輕人追求個性化、互動性的消費需求,是我們在品牌招商方面的創(chuàng)新嘗試?!眳蛆i說。

離中山路主街700余米的上街里·銀魚巷,通常是外地文藝青年們來青島下火車后的第一站。在歷史城區(qū)更新改造過程中,銀魚巷被定位為打造時尚潮流集聚地,逐漸“生長”出諸多原創(chuàng)品牌。

“聚財之地,不更其本,人情和美,不改其質(zhì)?!边@段刻在水龍池子廣場石碑上的一段話,是對老街里的概括,也是對當下上街里的寫照。上街里的新景致,讓老一代青島人發(fā)自肺腑地“歡氣”(歡喜),這里一直都是他們內(nèi)心深處流行與時尚的源頭。

“中山路像一條龍,龍頭是回瀾閣,伸到大海喝水和吐水,中山路是龍身,兩側(cè)的道路是龍爪?!痹诶险掌褂[館開館之際,策展人汪家明這樣感慨道。瑞龍升騰,街里生機無限。(劉成)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青島今天晴轉(zhuǎn)陰有分散性陣雨 市區(qū)最高氣溫22℃ 最低氣溫19℃

2024-10-05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較去年再提升3個位次!青島位于全球百強科技集群第20位

2024-10-05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圖片對比看變化 | 跨海橋隧:把膠州灣“擁入懷中”

2024-10-05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海上游青島“一日千帆”!快艇、游船等豐富市民游客假期游玩體驗

2024-10-05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上合國際城:“三基地一學院”加速生長

2024-10-05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部分場館客流量達到平日三倍!國慶假期 青島文化場館“熱辣滾燙”

2024-10-05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國慶假期過半 這些新玩法你解鎖了嗎?

2024-10-05    新華社

官方回應停車7小時被收費217.5元:合理合規(guī)

2024-10-05    荔枝新聞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