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頭馬”宴席,尋訪貧困生的志愿者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這一場景,也讓全國很多人心里不是滋味———為志愿者感佩,為貧困生悲憫,為饕餮者氣憤。
新浪網(wǎng)搞了一個“如何看待貧困縣人頭馬喝哭志愿者”的公眾調(diào)查,截至昨晚21時,有近96%的人對類似這種地方官員公款吃喝現(xiàn)象表示“司空見慣”?梢姡
以吃喝作為官場迎來送往的“必要程序”,當事官員似乎已然進入了一種“行為慣性”———只要“接待”,便少不了要吃喝一頓,根本不顧及接待的對象是誰、接待的場合是否合適。這次之所以掀起軒然大波,是因為“人頭馬”和“貧困生”置于同一個場景之下,實在太過刺眼而已。如果不是志愿者淚灑酒席,大約不會有如此之大的波瀾。
已經(jīng)有專家評說此事:志愿者的淚水反映了他們的良知,對當?shù)毓賳T也是個警醒,警醒他們應該對貧困生的艱難感同身受,應該設身處地為貧困生解決困難方面下工夫,而不是在接待上費心思。然而,靠外來志愿者的淚水使他們“警醒”,恐怕很難。事實上,當?shù)亟哟鈦砜腿艘延袠藴剩好咳怂奈迨催@個標準,除去AA制的“人頭馬”,他們還為國家“節(jié)約”了錢呢。在已經(jīng)形成的“吃文化”和官場的潛規(guī)則面前,道義的規(guī)勸和眼淚的打動都顯得有些軟弱無力。
志愿者到貧困地區(qū)“尋訪”貧困生,但對當?shù)氐墓賳T來說,卻是無需這么麻煩的,他們就生活在那些貧困生的周圍,少不了耳聞目睹那些貧困生的生活困境,但是,一邊是“窮得讓人心酸”,一邊卻是“人頭馬”的“富!;一邊是潸然淚下的不忍,一邊卻是杯盞交錯的心安理得。
有報道說,每年全國公款吃喝費用是2000億元人民幣。而同時,各地也都有“教育經(jīng)費緊缺”的“苦衷”。
“人頭馬事件”讓我們從“一斑”窺見了“全豹”:在一些即便是貧困的地方,教育落后并不一定全是因為缺錢,在花錢的次序安排上,其他開支排在了教育和扶貧幫困的前面。這種現(xiàn)象值得深刻反剩
因為“百年”才能“樹人”,所以追求短期政績的官員很容易放松對教育的投入,也正因為如此,國家才以立法的形式規(guī)定了教育投入在整個政府支出中的比例。
按照《教育法》規(guī)定,各級政府都要切實保證教育經(jīng)費實現(xiàn)“三個增長”,其中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應高于財政性收入的增長。也就是說,花在教育上的錢的比例,要高于總收入的增長比例,但此前新華社報道說,“全國有17個盛自治區(qū)、直轄市預算內(nèi)教育經(jīng)費占財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些教育經(jīng)費下降的地方,當然不是都花在了招待上,但顯然,教育并沒有被置于“優(yōu)先”的位置。
孔憲鐸先生———原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現(xiàn)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等10多所高等院校的名譽或客座教授———曾提出過“要以父母之心辦教育”的觀點。他認為,辦教育不是錢的問題,是重視程度問題,是人心問題。為人父母,總是將家里的錢精打細算,先留下孩子上學的錢,然后才是吃穿住用。即便家境貧寒,哪怕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讀書:“要是我們的父母官以父母之心辦教育,教育焉有不興之理,國家焉有不興之理?”辦教育需要“父母之心”,可是,要讓那些“教育不顧、吃喝不誤”的官員具有這樣的“父母之心”,除了眼淚,還需要什么?這個問題,可能需要我們來認真省思。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