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意外預防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時間:2011-12-31來源:青島健康醫(yī)療頻道

   【概述】

  因針灸意外事故引起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均由穴位注射所致。我國自1973年迄今所報道的7例中,無論在上肢或下肢之肢端都有發(fā)生。有成人,但多為小兒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往往引起肢端壞死,且常須作截肢(趾)術,給病人帶來終身痛苦。

  【損傷原因】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中、小靜脈阻塞性病變,常常累及下肢。病變初呈全血管炎,繼而血栓形成,管腔閉塞后導致肢端壞死,主要是因穴位注射不當所致。

  一、穴位原因:穴區(qū)內有較大血管通過或周圍分布較豐富的血管。以足三里最為多見。如某5歲男性患兒,因排血性粘液膿性大便,遂行雙側足三里穴位封閉,藥液選用12.5%氯霉素,每穴0.25ml,癥狀逐日緩解。但于3天后,發(fā)現(xiàn)左足穴位封閉處紅、腫、疼痛,左脛骨前中段皮膚蒼白,壞死,1個月后攝片,發(fā)現(xiàn)脛骨已有死骨形成,最后經(jīng)手術治愈。其次,刺激位于多肌腱、韌帶等致密組織附近的腧穴,如神門等,亦易發(fā)生,這是因為此類組織影響血運,妨礙藥物吸收,刺激血管壁,引起血管內膜炎癥,形成血栓,閉塞管腔,導致肢端壞死。

  二、藥物原因:從已報道的事故看均是注入氯丙嗪或氯霉素所致。

  (一)、藥物刺激性過大,可反射性地引起局部供血障礙。如氯丙嗪,系酸性較強的藥物之一,目前一般用2.5%溶液(1ml含氯丙嗪25mg),其pH值在4~4.5。作穴位注射就應加以稀釋,降低酸度,減少注射局部的刺激,避免組織壞死。

 。ǘ、注射量偏大,或反復在一個穴位注射。亦可刺激血管壁,形成全血管炎并形成血栓,致肢端壞死。尤其是小兒患者,因組織嬌嫩,發(fā)生可能性很大。

  三、操作原因:穴位注射未按常規(guī),取穴不準,偏經(jīng)離穴,或因誤中血管,又未抽回血,即注入刺激性較大藥物。此時,藥物刺激血管,引起血管痙攣,產(chǎn)生非感染性的血管全層性炎癥,管腔內血栓形成并逐步機化,最后血管閉塞,肢體壞死。另外,穴位埋藏不當,亦可引致。

  【臨床表現(xiàn)】

  可分兩個階段。

  初期:注射部位出現(xiàn)腫脹,疼痛。穴區(qū)皮膚呈紫紅色、潮紅或蒼黃色,汗毛逐步脫落,皮膚表面干燥,局部壓痛明顯,肢端蒼白、麻木、發(fā)涼。患肢動脈搏動減弱以至消失,夜間往往因持續(xù)性劇痛而不能入睡。

  后期:上述癥狀逐步加重。由于嚴重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患肢趾(指)端發(fā)黑、干癟、壞疽,根據(jù)壞疽的范圍可分為二級;壞疽限于趾部屬一級,壞疽延及趾跖關節(jié)和跖部屬二級;壞疽延及跟、踝或腿部屬三級。

  一般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病程較長。發(fā)展緩慢,但穴位注射不當所致的則病程短而進展快,可在短時間內出現(xiàn)壞疽現(xiàn)象。值得特別注意。

  【預防方法】

  一、合理使用藥物:避免刺激性大的藥物作穴位注射,如必須應用時,也要通過稀釋等法,使其酸堿度接近人體內酸堿度,并減少劑量。在肌層較薄又有較大血管通過的穴位,應使用最小劑量(常用劑量之1/5)。不要在同一穴位反復注射此類藥物。

  二、嚴格遵照操作常規(guī):除取穴準,針刺方向準確外,注射前應回抽一下,在無回血的情況下,才可推入藥物。另外。當針尖觸及動靜脈管壁時,患者往往有疼痛感,須將針上提,變換方向刺入。

  三、注意觀察:注射部位一旦出現(xiàn)紅腫等現(xiàn)象,應作進一步檢查。不可馬虎從事,當作一般感染處理。

  【處理方法】

  一、藥物治療:應用擴血管藥物,如妥拉蘇林、煙酸等,以及靜脈滴注2.5%硫酸鎂溶液,以擴張血管,緩解痙攣和促進側支循環(huán)。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微循環(huán)和防止血栓延伸及改善側支循環(huán),但在初期急性發(fā)展時不宜使用,酌量應用激素(在急性期)和抗菌素(有局部或全身感染時)。中藥治療也有明顯效果,如應用四妙勇安湯加減,當歸注射液,復方丹參注射劑等。疼痛劇烈者,給予止痛劑。

  二、輔助療法:患者平臥,抬高患肢到45°,維持1~2min,再令患肢下垂2~5min,同時向上、下、內、外等運動10min.重復5次以上,每日數(shù)回。有吸煙史者應戒煙。

  三、局部處理:干性壞疽,應加以保護,并使之干燥,待壞疽邊界清楚時,可在無菌條件下截除患趾,或作清創(chuàng)術。如壞疽嚴重,繼發(fā)感染不斷擴大而無法控制時,則須作高位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