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患兒日常康復訓練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時間:2011-12-30來源:青島健康醫(yī)療頻道

   一 家長的態(tài)度很重要

   做父母的都希望有一個聰明的小寶寶,當不幸發(fā)生于自己的家庭時,痛苦、悲觀失望、不能理智地對待事情,害怕朋友同事知道;有的家長存有僥幸心理,認為不治療慢慢就能好,從而延誤了最佳康復時機;也有的家長期望過高,不滿心理時時存在,不能很好地堅持治療,亂求醫(yī),總想走捷徑,錢沒少花療效也不近人意;也有互相埋怨,家庭破裂的。理想的方式應是家長首先要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心態(tài),正確地面對現(xiàn)實,有責任心,勇敢地承擔起孩子康復的擔子,選擇正規(guī)?漆t(yī)院,幫助孩子走向全面康復。因為腦癱是可治療的,只要早期干預,大多孩子是可以完全康復或達到生活自理的,只要早期選擇了正規(guī)、科學的治療就成功了一半,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6月--1歲半),就等于失去了孩子50%的人生。

  二 家長的訓練很關鍵

   前提是患兒接受正規(guī)綜合康復治療,治療師對家屬進行針對性的手法指導,讓家屬掌握最基本的手法,在治療期間,家屬的鍛煉能有效地鞏固并延伸治療效果。當患兒的病情發(fā)展到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后期康復時,我們會給您制定一套較詳細的家庭康復方案讓您帶回家,并定期回訪。

   手法治療有其優(yōu)越性:

   1:手法治療容易掌握;

   2:手法治療適用于各型腦癱;其三:手法治療是無創(chuàng)傷性,無明顯痛苦的活動訓練與娛樂結(jié)合起來的方法;其四:手法治療可以擺脫機械訓練所產(chǎn)生的依賴性。

   家長一定要有責任心,要有愛心及耐心,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能想起來給孩子鍛煉一次堅持幾個小時,孩子太過于疲勞也是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的,忙于家務的時候又不給鍛煉,家長要時刻想著孩子該做什么練習,并使其保持正確的動作及姿勢,如果讓孩子任其自由發(fā)展對患兒的有效康復是十分不利的。請記。耗愕膽B(tài)度與配合程度在康復治療中占據(jù)著。很重要的位置。

  三、怎樣來抱患兒

   腦癱患兒行走大多較晚,在這之前大部分時間都是抱著,因患兒大多頭部及軀干控制能力差,有不正常的姿勢及體位,正確地抱法不僅省力,而且可以幫助糾正姿勢,預防畸形。因腦癱兒癥狀不一,所以抱法也不一樣。

   1、痙攣型:患兒母親一手托住孩子的臀部,一手扶住孩子的肩臂部面對面把孩子雙臂伸開,分放在母親的兩側(cè)肩膀上,兩腿分開分放在母親兩側(cè)髖部或一側(cè)髖部前后。

   2、弛緩型:母親把孩子面部朝前方抱著,一手從腋下穿過,將孩子的身體扶直,另一手托住臀部,可以通過患兒身體的上下移動來誘導其伸出上肢。

   3、手足徐動型:與痙攣型患兒抱法有很大不同,其要點:將孩子抱好后,面部朝前方。把雙手合在一起,雙腿靠攏膝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同時屈曲后盡量靠近胸部。

   4、有角弓反張的患兒其抱法也很重要,先讓孩子放松,一胳膊放小兒頭后將頭前屈樣抱,一手置于小腿處,將雙腿向胸前靠攏,小孩呈“球形”被抱在懷中,也可將一床單的兩頭吊起來,如吊床一樣,將孩子放入呈仰臥位,此時孩子呈頭腳高臀部低的弧型姿勢,簡單易行。

  四、腦癱兒應維持的睡眠姿勢

   正常兒睡眠姿勢是隨意的,可以自由擺放體位。而腦癱兒不宜長期呈仰臥位姿勢,頭部要是不能保持正中位,會影響到全身運動及姿勢能否對稱,若時間久了會導致關節(jié)變形、肌肉萎縮、姿勢異常等。

   痙攣型患兒最好采用側(cè)臥位姿勢,有交叉步的患兒可以在兩腿之間放一棉枕。

   這一姿勢有利于兩手放于胸前,也有利于全身肌肉放松,改善肌緊張;遲緩型患兒應保持仰臥位,較嚴重的應在兩肩下各放一棉墊,兩腿放平兩腳與床面呈 90度,兩膝關節(jié)下也要各放一小棉墊,來預防肩關節(jié)脫位,膝過伸,雙下肢外展外旋;對于角弓反張的患兒除側(cè)臥位,高枕平躺位可選擇外,也可把患兒放在特制吊床內(nèi),使患兒軀干四肢過度伸展以改善角弓反張姿勢。

  五、腦癱兒正常進食了嗎

   1、小兒進食功能的正常發(fā)育

   4個月內(nèi),若將食物放在舌體的前部,小兒將食物頂出,所以應將食物放于舌后部。4-5個月能用嘴唇接觸物體,可用杯子喂奶,用杯子喝的速度比用奶瓶快。

   6個月,可咀嚼食物,這是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標志。這個年齡的孩子會握物,喜歡自己握著奶瓶,而且能自己泯餅干。

   6個月以后手能握匙,一般是15個月自己進食,但開始是手和匙同時將食物送入口中,不久分離動作進食。

   2、腦癱兒的進食

   腦癱患兒大多口部周圍肌張力不正常,吸吮、咀嚼、吞咽等基本動作困難。無論哪一型的腦癱,其進食體位的基本原則是相同的,要選擇能抑制全身肌張力升高,避免出現(xiàn)不自主運動的姿勢。若患兒頭部及軀干控制能力差時,可抱著患兒進食此時患兒處于半坐位,頭微同前屈曲,雙手在前,進食較容易。

   年齡較大的患兒,可用三角椅。

   若患兒全身肌張力較高,全身呈屈曲狀態(tài)的病兒,可采用俯臥位進食這時床的傾斜度一般45度為宜,雙上肢盡量前伸,雙下肢擺自然伸直位。

   總之,不主張采用仰臥位進食,因為容易噎著,甚或嗆在氣管里或吸進肺部。避免患兒頭部后傾,這樣食物難以咽下,而且易引起窒息。

   其實日常生活動作種類繁多,如姿勢轉(zhuǎn)換、洗漱、穿脫衣服、大小便護理等,雖然這些動作看起來簡單,但是對于腦性癱瘓患兒來說都比較困難。所以給患兒恢復這些功能除接受治療以外家庭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療師的指導下先練好一個小動作,循序漸進,再把小動作連貫起來,相信您的孩子很快就能走向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