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腫瘤 > 膽囊癌 > 膽囊癌病因

膽囊癌的病因與病理

時間:2012-01-03來源:青島健康醫(yī)療頻道

膽囊惡性腫瘤中膽囊癌(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er)占首位,其它尚有肉瘤、類癌、原發(fā)性惡性黑色素瘤、巨細胞腺癌等。而美國在消化道腫瘤中位于直腸、結腸、胰腺和胃后,占消化道腫瘤的3%。膽囊癌病人的發(fā)病率女性較男性多2~4倍。多見于50~70歲, 50歲以上者占90%。
    膽囊癌的病因至今未明,多數(shù)人認為是綜合因素引起,可能包括結石的機械刺激,炎癥,膽固醇代謝異常和膽汁的刺激作用,使粘膜增生、變性,繼而發(fā)生癌變。膽囊癌病人同時有膽囊結石者可達75%~100%,而在膽囊結石病人中患膽囊癌者占3%~14%,其發(fā)病率較無結石者為高。至于有無某種化學致癌物的影響,尚無足夠證據(jù)。
    膽囊癌病因:
    臨床觀察膽囊癌常與膽囊良性疾患同時存在最常見是與膽囊結石共存多數(shù)人認為膽囊結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Moosa指出“隱性結石”5~20年后發(fā)生膽囊癌者占3.3%~50%國內大宗資料報告20%~82.6%的膽囊癌合并有膽結石國外報告則高達54.3%~100%癌腫的發(fā)生與結石的大小關系密切結石直徑小于10mm者癌發(fā)生的幾率為1.0結石直徑20~22mm者的幾率為2.4結石直徑在30mm以上者的幾率可高達10%還有人提出膽囊癌的發(fā)生可能與病人的膽總管下端和主胰管的匯合連接處存在畸形有關因有此畸形以致胰液進入膽管內使膽汁內的胰液濃度提高引起膽囊的慢性炎癥粘膜變化生最后發(fā)生癌變
膽囊癌發(fā)生在底部多見頸部次之體部較少組織學上腺癌占80%未分化癌占6%鱗癌占3%混合癌占1%膽囊癌可直接浸潤周圍臟器亦可經淋巴道血循環(huán)神經膽管等途徑轉移及腹腔內種植晚期病人可發(fā)生遠處轉移但一般發(fā)生的較晚和較少
    膽囊癌早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或只有慢性膽囊炎的癥狀早期診斷很有困難一旦出現(xiàn)上腹部持續(xù)性疼痛包塊黃疸等病變已到晚期其各種檢查亦出現(xiàn)異常因此對于膽囊區(qū)不適或疼痛的病人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膽囊結石炎癥息肉者應進行定期B超檢查以求早日明確診斷。
    膽囊癌病理、分類
    中醫(yī)認為本病可由外感濕熱、內傷優(yōu)怒、嗜肥酗等因素引起。
1.內傷憂愁 憂怒太過,內傷肝膽,肝膽疏泄失職,膽氣郁而不行,肝血瘀滯不散,日久結成癌。
2.嗜肥酗酒 偏食肥膩之食,經常過量飲酒,肥則滯陽生熱,酒能傷陰化熱,熱邪蘊遏成毒,熱毒內攻于膽,膽毒結聚不散,從而生成癌。
3.感受濕邪 外感濕熱,內客于膽,肝膽疏泄失職,膽氣郁結不暢,膽液不得下泄,以,以致濕熱不能排除,從而蘊結成毒,日久生成癌。
    分型
    膽囊癌分為腺癌及鱗狀細胞癌兩型,其中前者約占71%--90%,后者不到10%。而腺癌又分為以下幾種:
1.乳頭狀腺癌 可能由乳頭狀或息肉惡變而來,腫瘤向膽囊腔內生長,影響膽囊排空,腫瘤表面有潰瘍,易引起感染。腫瘤如果阻塞膽囊頸,可使膽囊腫大,膽囊壁變薄,類似膽囊膿腫或積液。
2.浸潤型腺癌 較多見,約占腺癌的70%,可導致膽囊縮小,膽囊壁變硬且增厚。
3.硬化型腺癌 可同時伴有膽道硬化,導致膽道任何部位發(fā)生梗阻。
4.粘液型腺癌 腫瘤松軟,容易破潰導致膽囊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