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網上媒體 育兒頻道> 頭條新聞 > 正文

家長“功利心”造不出“郎朗”

1
青島新聞網 2011-01-20 10:24:29 中國新聞網 現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寒假將至,鋼琴家郎朗的老師——著名音樂教育家朱雅芬教授家中的電話響個不停。原來,許多家長希望孩子拜朱教授為師,成為下一個“郎朗”。

與中國改革開放同步的學琴熱,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琴童”行列。面對兒童綜合素質的普遍提高,朱雅芬感到由衷的高興,但同時也對家長日益增長的“功利心”為孩子擔憂。

樂器教育=萬能教育?

30多年的小提琴熱、鋼琴熱席卷中國大地,特別是隨著郎朗、李云迪等一批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杰出鋼琴家的不斷涌現,為“高燒不退”的“學琴熱”又加了“一把火”。

“在不少家長看來,沒有一項學習活動可以如此一舉多得,樂器簡直就成了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萬能教育機?!敝煅欧艺f,有的家長為滿足自己盲從、攀比的心理,不惜重金甚至用高壓手段強迫孩子學琴,極大地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自由選擇。

在歐美國家,鋼琴的教學理念是“順其自然”,孩子一旦入門,想象力、理解力突飛猛進,再苦再累也愿意付出,因為是“真正的喜歡”。反觀我國,鋼琴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家長激情高、投入大、奉獻多,而孩子興趣不大。

“有的家長讓孩子學琴的理由竟是‘文化課不好,學學鋼琴算了’?!敝煅欧艺f,只有具備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和文化基礎,才能理解古典音樂的背景、風格與內涵?!拔幕n不好,鋼琴能學好才怪!”

“我當年之所以收下郎朗,首要因素是他對音樂有天賦。”朱雅芬回憶說,“第一次見他時,我就發(fā)現了郎朗對音樂的熱情和興趣,他有極強的表現欲,對音樂有與生俱來的敏感,對旋律和節(jié)奏有極強的領悟力?!?/font>

朱雅芬坦陳,有些孩子并不適合學琴,因為對音樂沒興趣,特別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yè)壓力,再從事自己不喜歡的事,不僅不能釋放孩子的緊張情緒,反而會增加壓力,得到學習和“愛好”的雙重打擊。

手機看新聞 | 查看所有評論 網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fā)表 新用戶注冊
相關鏈接

上一篇:7個月大女嬰救了爹娘命
下一篇:華裔女教授的中國式嚴教 引發(fā)中美輿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