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泉城之夜,能容納千人的濟南人民會堂座無虛席。觀眾熟悉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悠然響起,舞臺上的大幕緩緩拉開,一輛火車飛馳而來,十幾名雜技演員上下翻飛,以高超的蹦床雜技來表現(xiàn)當年鐵道游擊隊員的風采……這是《粉墨·紅色記憶》今夏演出的最后一場。 《紅色娘子軍》、《智取威虎山》、《紅燈記》,這些經(jīng)典的藝術形象與雜技中的綢吊、柔術、車技、轉毯等高難度動作嫁接,在《粉墨·紅色記憶》中得到了 像濟南市雜技團這樣拿過各種各樣金牌的文藝團體,在山東比比皆是,如今乘著改革大潮,他們又經(jīng)歷著新的蛻變,創(chuàng)造著“興酣落筆搖五岳”的輝煌。 比較中警醒,謀定而后動 跳出山東看,改革尤為迫切;跳出文化看,才能謀劃改革的大格局 山東是文化大省、孔孟之鄉(xiāng),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新建成并于去年10月免費開放的山東省博物館,我們看到,早在四五十萬年前,與“北京人”同時代的“沂源人”就在齊魯大地上生活著。距今6000年到4000年間,齊魯先人創(chuàng)造了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而2000多年前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更是深深影響了中國。山東人和山東經(jīng)濟社會的各方面,都有著儒家文化的烙印,黃河文化、泰山文化、運河文化、濱海文化,無一不是源遠流長。 山東也是一片英雄的沃土,有豐厚的革命文化積淀。作為全國著名的四大革命根據(jù)地之一,這里曾發(fā)生著名的孟良崮戰(zhàn)役,有棗莊鐵道游擊隊活動區(qū);這里有感天動地的沂蒙精神,有無私奉獻的齊魯胸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