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總上演你死我活的慘烈商戰(zhàn)
從三足鼎立到群雄逐鹿,李村商圈的爭奪戰(zhàn)無比慘烈。
李村商圈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始具雛形,這跟1994年李村被并入青島市區(qū)的時間相差不多,在這二十年的發(fā)展壯大過程中,李村商圈一直都以商戰(zhàn)的慘烈而著稱,華隆商廈、百盛李村商場等早期的首批外來戶陸續(xù)倒在血泊中,始終不上檔次的北方國貿無欲無求得過且過,即便是頗有歷史來頭又在商海中愈戰(zhàn)愈強的維客
維客的前身是五十年代初成立的李村消費合作社,1971年更名嶗山百貨商店,1983年擴建為嶗山百貨大樓,這也是李村商業(yè)現代化改造的發(fā)軔,1995年再次大規(guī)模擴建,升級成為大型商場,并在此后十年里大肆擴張,且于2003年更名“維客”,2008年后,維客進入穩(wěn)定期,以鞏固自己既有的商業(yè)陣地為主要戰(zhàn)略。利客來的前身是五十年代初成立的李村供銷社,一直到八十年代末,它都在經營農村市場,1990年把供銷社百貨店擴建成商業(yè)大樓的同時,也更名嶗山商貿大廈,正式進軍以城市為主的現代化商業(yè),1998年和2004年兩次大規(guī)模擴容,一舉成為青島最大商場,并在2002年更名“利客來”,近十年來進入快速擴張期。北方國貿相對年輕,成立于1994年底,但無論規(guī)模還是人氣都只能位列李村商圈的探花,曾經輝煌卻很短暫,因經營不善已于去年被利群購并,不過目前依然勉強能在李村商圈占據第三把交椅。
如果說李村商圈的頭十年是以大型商場紛紛進駐并激烈對抗為主基調的話,那么在李村商圈三足鼎立之勢確定后的這近十年,三大主角互有默契,在大面兒上相安無事,而戲份比較多且比較出彩的反倒是李村商圈素來缺乏的特色小商鋪和品牌連鎖店。李村商圈的發(fā)展特點是先由大型商場們構建起大致的骨架,再由血肉一般的小店鋪進行填充與豐滿,而新世紀以來的這十年,正是李村商圈拼命吸納小店鋪的黃金時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的各色小店鋪也確實使李村商圈更有活力和親和力,更有亮點和消費點。然而小商鋪并不是李村的商業(yè)主流,李村商圈的前進驅動力一直都是大型商場,之所以外來大商企進駐李村的勢頭偃旗息鼓達至少十年之久,是因為李村的城建格局和人口構成已經比較老舊和僵化,既無法提供充足的商業(yè)用地,也不能增加大量的有力的消費人群,所以李村大商場的飽和度在早有三強的情形下已顯得頗高,對于覬覦李村商圈的有進駐意向的大商企而言,綜合權衡就會覺得投資回報率可能會很低,而且經營成本與風險都比較大,貿然殺入李村并不靠譜,所以導致觀望氣氛濃厚。